9的乘法口诀
第二课时 练习二十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 2. 培养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地掌握9的乘法口诀及其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乘法意义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突破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9的乘法口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乘法口诀的作用,学以致用。
教学程序 :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同学们学得好吗?这节课,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能把9的乘法口诀掌握得更好。 二、基本练习: 1.开火车:(选择两个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的火车开得好,开得快。) 9×5= 9×3= 9×9= 9×6= 9×2= 9×7= 9×4= 9×1= 9×8= 2.填一填:(选择三个同学比赛,看谁填得又对又快,讲评后,大家齐读一遍。) 四九( ) 五( )四十五 ( )九六十三 九( )八十一 ( )九七十二 三( )二十七 ( )九十八 六( )四十八 ( )八五十六
【设计意图】开火车的活动在课堂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使学生熟习9的乘法口诀;填一填进一步巩固,同时与8的口诀进行区别。三、综合练习: 1. 对号停车:练习二十的第3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小明用☆摆了下面的图形:
☆ (1)如果小明要摆6个这样的图形,一共要( )个☆。 ☆ ☆ ☆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能解决? ☆ ☆ ☆ ☆ ☆
1 / 2
【设计意图】“对号停车”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拼摆图形”在让学生感受数学图形美的同时,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并再次巩固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四、提高练习:
1. 活动——“栽”树苗:练习二十的第8题。
老师用10张树苗剪纸在黑板上贴成一行,边贴边说:小熊在家门前栽了一行树苗,它每隔3米栽一棵,请你帮它算一算,这一行树一共有多少米?
(1)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温馨提示:比一比,谁是细心人?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评时,教师通过黑板上树苗剪纸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10棵树是9个空,也就是9个3
米是多少米?
(3) 教师可再追问:如果栽6棵树一共有多少米?8棵呢? (4) 引导学生探索解题的规律。 2. 游戏——“摘”水果:
游戏方法:每个水果的后面都藏着一个题目,学生举手抢答,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老师再翻出水果后面的题目,再让学生回答。谁解决了问题,水果奖给谁。
………………………………9的3倍是多少?
………………………………一件衬衫用了9个扣子,6件衬衫用了多少个扣子?
………………………………7的5倍是多少?
………………………………一瓶饮料4元,买9瓶饮料多少元?
………………………………8个9相加的和是多少?
【设计思路】这两道题目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摘”水果的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栽”树苗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易错点,因此在设计上采取了4个步骤,并用了直观的手法来突破这一难点。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快乐吗?同时,你又长了什么本事呢?你还有疑问吗?
教学反思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 /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