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野生稻经受了各种灾害和不良环境的考验,形成了固有稳定的遗传特性。最大的优点也是最突出的一个性状,就是抗寒。科学家们用耐冷的东乡野生稻跟栽培稻进行杂交,其后代既有耐冷的也有不耐冷的。以上信息可以说明:
(1)野生稻出现的遗传的稳定性是________的结果;
(2)野生稻这种耐冷性状是由________控制的,而且这样的基因是可以通过杂交来进行转移的;
21 . 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如图)。用力拨动飞叶后,飞叶从静止开始旋转说明了____________,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力;飞叶转速变慢时惯性将________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2 . 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没金属从其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与此类似,碳在高温下,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但活泼金属形成的氧化物不与碳发生反应。如碳在高温下,能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但与氧化铝不反应。
(1)判断C、Fe、Al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_____ A.碳与氧化铜
B.锌与稀硫酸
C.碳与氧化钙
D.银与硫酸铜
23 . 2019年4月10日,科学家发布了人类首次直接拍摄到的黑洞照片。根据我们所学知识,太阳最终能演化为黑洞吗?___(能或不能),太阳主要靠___(聚变或裂变)释放能量。
三、探究题
24 . 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符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 。
第 6 页 共 10 页
25 . 某同学在做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实验时,第一次测图甲中的电流,第二次测图乙中的电流,下表记录了他的部分测量值,请你帮他将空白处填好。
测量处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26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a 0.22A 0.75A b (________) 0.33A c 0.22A (________)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路程越长,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 (选填“快”或“慢”)。
(2)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 ____________运动。
(3)另一组同学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发现运动的小车在棉布和木板上都冲出了水平板面,你建议他们怎样改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 血液长期呈酸性会使大脑和神经功能退化,导致记忆力减退。补养之道就是常吃碱性食物。那么,苹果到底是酸性物质还是碱性物质呢?小金进行了探究。请回答:
(查阅资料)①在营养学中,食品的酸碱性分为“食品的口味酸碱性”和“食品的生理酸碱性”(指食品被身体吸收后的酸碱性);②可以利用灼烧的方法来判断食品的生理酸碱性。
(进行实验)①测定苹果的口味酸碱性:取苹果20克,榨汁,取滤液测得
。②测定苹果的生理酸碱性:
。在此过
另取苹果20克,切碎,放入坩埚内,加强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将残渣用少量水溶解,取滤液测得程中,下列可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酚酞试液 ②pH试纸 ③石蕊试纸
第 7 页 共 10 页
(继续探究)苹果是口味“酸性”、生理“碱性”的食品,小金猜想:食品的口味酸碱性与生理酸碱性是否正好相反?又选了一些常见食品用上述方法继续进行实验验证,设计实验记录表,收集有关数据。在实验记录表中必须出现的栏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食品名称
B.加热时间
C.残渣质量
D.坩埚质量
E.口味酸碱性
F.生理酸碱性
(反思与分享)若要比较香蕉和蛋黄这两种食品的生理酸碱性强弱,你认为必须控制的实验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表明,有些物质口味酸碱性与生理酸碱性正好相反。
28 . 日常生活中,我们买水果时会仔细挑选果皮完好无损的。那么,水果的果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针对这一疑问,某同学选用梨子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水果果皮的作用。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⑴提出问题:果皮具有保护作用吗? ⑵作出假设:果皮具有保护作用。
⑶制定方案:选大小、品种和新鲜程度相同,且果皮完好无损的2个梨子,分别标出A和B;再用小刀将B梨子果皮戳破;将2个梨子都放在25℃的相同环境中一段时间。
⑷实验方案:按制订的方案进行操作,并每天观察两次,记录实验结果。
⑸预期结果:________梨子先腐烂,腐烂的原因是有大量的________在梨子内生长和繁殖。 ⑹得出结论:________。
⑺该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什么缺陷?________
第 8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
二、填空题
1、2、3、
第 9 页 共 10 页
4、5、6、7、8、
三、探究题
1、2、3、4、5、
第 10 页 共 10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