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1、解决(1)(2)题 能说出得数吗? 你是怎样计算的? 还有别的算法吗? 2、谁能帮大家解决(3)(4) 四、自主探究,巩固练习 剩下的4题,有信心做对吗? (5)共有多少尾鱼? (6)鲢鱼比鲤鱼多多少尾? (7)老年组和青年组共多少人? (8)中年组比青年组多多少人? 请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1200+800 1200—800 指名交流:1200+800=2000 1200—800=400 (1)利用竖式: 1 2 0 0 + 8 0 0 2 0 0 0 1 2 0 0 — 8 0 0 4 0 0 (2)1200表示12个一百,800表示8个一百,12个一百加上8个一百是20个一百就是2000。
五、利用心智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自主练习第四题 六、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同样,12个一百减去8个一百就是4个一百,就是400。 (3)12—8=4加2个0。 指名解答并说出计算方法。 1、生自主解决。 2、交流答案。 让学生自主练习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师:不同长短的金箍棒,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
备 教学时间
生: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和一枚一分硬币。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一、激趣导入。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激趣导入。 昨天老师做了一个梦:梦见咱们同 学发言特别积极…… 你做过梦吗? 天星宝宝和你一样也做了一个梦。 (出示课件22页图片)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孙悟空有个问题想请你帮助解决一下:猜猜他的金箍棒有多长? (出示1米长的金箍棒。) 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 介绍尺子:卷尺、直尺。 用手比划一下。 (2)再变(74厘米) 选一个合理的工具,亲自上去量一量。看看谁估计得最接近这个数。 生比划师用金箍棒测量一下。 学生估计他的长短。 生再估计长短。 用尺子量。 交流自己的梦。 观察途中所提供的信息。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学生试着估计一下。 交流自己的看法。
与一米的放到一起。 请同学测试。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 (3)再变。 10厘米。 孙悟空也有一个答案:1分米。这是怎么回事? 给米、分米和厘米排队。 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再变。估计有多长? 引出一个新的单位——毫米。 出示1分的硬币。 谈你对1毫米的感受。 把1毫米排在上面的队伍里。 三、实践应用。 (1)小组分工合作。在教室里找自己的测量对象,要用上四个单位。 物品名 估计长度 测量长度 让两个同学合作。 比划的同时用尺子检验一下。 (3)估计一下有多长?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测量老师事先准备的纸条。) 让学生交流。得出:1分米=10厘米 然学生说说分泌站在哪里?为什么? 用尺子检验自己的比划. (4)测量一个8厘米3毫米的金箍棒的长短。 从直尺上找出从哪到哪是1毫米。 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 观察测试。 在身边找1毫米的厚度。 学生交流:放在厘米的后面。 三、实践应用。 (1)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测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