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基坑放坡设计 四、土方开挖方案 五、设备与人员组织 六、基坑监测
七、安全防护与应急措施 八、措施群签记录
1 / 10
word 一、编制依据
1、一分厂工艺升级改造清水池图纸。 2、一分厂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X》〔GB50497-2009〕;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X》〔GB50204-2002〕;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X》〔GB50330-2002〕
二、工程概况
1、总体概况
本工程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供水总厂一分厂工艺系统升级改造清水池工程,位于供水总厂一分厂西侧,原一处库房位置。
本工程为两座联建钢筋混凝土清水池,每个清水池内壁净长40m,净宽15m,壁厚300mm,南北向放置,自西向东排列四个一样的清水池,每个清水池与相邻清水池外壁留缝宽度为6cm,总尺寸东西方向为62.58m,南北向长度为15.6m。水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垫层C15,池体C30,池体防水等级为二级,抗渗标号为S6,底板与池壁厚均300mm,底板埋深约4.8m左右,顶板厚220mm,顶板下为钢筋混凝土柱子,柱子钢筋生根于底板,柱子局部之间砌筑导流墙,墙体为240mm厚烧结实心砖,M10水泥砂浆。底板保护层厚度40mm,顶板顶、柱、池壁保护层为30mm,顶板底为25mm。抗震设防烈度6度,二类场地,±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34.00m,挖深约4.8m左右。
2、基坑概况
本次基坑开挖涉与的主要是4个清水池,基坑开挖深度约4.8m〔自然地坪以下〕;根据地质报告,地下水量不大,土质为碎石土,可采用放坡方式进展开挖。
三、基坑放坡设计
1、基坑放坡设计:
〔1〕在确保基坑安全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满足国家建设工程的有关法规和规X要求,施工可行、方便,尽量缩短工期,满足土方开挖与水池施工的技术要求。
〔2〕根据现场情况与地质报告,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可确定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可以采用自然放坡进展开挖。
〔3〕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X》〔GB50330-2002〕表 12.2.1碎石土采用坡率法放坡坡度允许值为1:0.35-1:0.5,本工程放坡坡度采用1:0.5的坡率。 2、基坑安全等级与使用时间
〔1〕基坑开挖深度约4.8m,安全等级定为三级。
2 / 10
word 〔2〕基坑使用时间暂定2013年7月8日--清水池施工试验完毕回填完毕 3、基坑排水系统设计
〔1〕根据本地区地质报告与以往施工经验,设置排水沟与集水坑即可满足施工现场基坑内的排水。在基坑坡顶、坡底设排水沟,坡顶、坡底设集水井,汇入市政管道前设沉砂池。
〔2〕排水沟设置 :坡脚设置一圈排水沟,在开挖过程中就要形成排水沟,分层开挖时首先修出排水沟后再行开挖,排水沟尺寸为:200×200×200〔顶宽×底宽×高〕,坡脚排水沟聚集边坡排出的水,坡顶排水沟聚集拦截坡顶外部周围雨水,并用于承受坑底抽水,坡脚与坡顶排出的水聚集之后经过沉淀排入市政管网,禁止在基坑10mX围之内排水,防止再次渗入地下,坡顶排水沟以明沟形式排泄。
〔3〕集水井设计
基坑底部四角设置四个集水井,60m长边中部设置两个集水井,共计六个集水井,基坑上部设置2个集水井以聚集坑顶与坑底排水沟排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尺寸800×800×800mm。集水井内设置抽水泵,抽出的水排入地面上设置的集水井,并经过沉淀池再排入市政管道,沉淀池长×宽×深=2000×1500×1000。
4、其他
〔1〕基坑顶四周设置一圈安全护栏,栏杆采用φ×3.6钢管,扣件连接,四周设置防护网,并悬挂警示标志。
〔2〕坡顶〔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基坑。
四、土方开挖方案
1、开挖准备
〔1〕组织项目经理部人员全面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明确质量、安全目标并组织参加会审图纸;
〔2〕根据场区设置的水准点,做好高程控制测量工作; 〔3〕对工人做好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交底工作; 2、实施方案
〔1〕施工流程:测量放线→开挖基坑一层→排水→开挖基坑二层
〔2〕本基坑呈长方形,开挖的土方量大且需要外运。根据这种情况,土方采用机械化施工,四边放坡1:0.5,东南角修建25度坡道,7m宽,斜向通到自然地面,供挖掘机最后退出基坑使用〔倒退挖土〕,根据计算坡道水平投影长度10m左右,满足场地要求。具体布置如如下图:〔如下图中长度单位均为m〕
3 /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