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时通过观察 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
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 。
(2)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
压强越大。请列举出一个与此相关的实例: 。 26.(5分)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为同学们提供了以下实验器材: 电源一个(电压6V) P
定值电阻R1=10Ω、R2=20Ω、R3=30Ω 滑动变阻器A(0~20Ω 1A) 滑动变阻器B(0~50Ω 1A) 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 开关1个、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2)某同学将R1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V,并记下此时
电流表的示数;
(3)断开开关,更换电阻,先后将R2 、R3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
是 (选填“A”或“B”);当用R3替换R2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 端滑动(选填“a”或“b”)。 (4)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电阻R/Ω 电流I/A 10 0.30 20 0.15 30 0.10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为: 。 你是如何从表中数据得出上述结论的? 。 27.(6分)某学习小组想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的密度,他们手边只有以下器材:
天平一台,但没有砝码 两个质量相近的烧杯
量筒(其内径略小于矿石块的尺寸,无法将石块直接放入其中) 细线、滴管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该小组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善方案。 实验方案(主要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分别放入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注入适量的水(保证后面的操作中水
均不会从烧杯溢出),使天平平衡。如果在后面的步骤中要将矿石块放到左盘上的烧杯内,则对左盘烧杯的注水量还应有何要求: 。 (2)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3)手提细线吊住矿石块,将它浸没在左盘的烧杯中,且不与烧杯接触,用滴管将量
筒中的水滴入 盘的烧杯中,直到天平平衡。
(4)记下此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V2。矿石块所受浮力F浮= 。 (5) ,再用滴管将量筒中的水滴入右盘的烧杯中,直
到天平平衡。
(6)记下量筒中最后剩余水的体积V3。
(7)矿石块的密度ρ= 。 28.(7分)小洋和同学们通过暑期的勤工俭学为残疾人老王买了一辆电动轮椅。为了帮助老王正确使用,小洋研究了说明书,电动轮椅的原理简图如图所示。他了解到,操纵杆可操纵双刀双掷开关S以及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前推操纵杆时轮椅慢慢前进,继续前推操纵杆时轮椅快速前进;后拉操纵杆时轮椅慢慢后退。蓄电池的电压U=24V(保持不变),R2为定值电阻。
(1)原理图中双刀双掷开关S中间的连接物(深色部分)为 (选填“导体”
或“绝缘体”);
(2)从原理图和以上描述可知,当开关接到 、 两个接线柱时,轮椅前进。若
轮椅以3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了8s,此过程中轮椅受到的平均阻力为5N,电池的输出功率为25W,求此过程中轮椅工作的效率;
(3)当轮椅后退时电动机的功率是7W,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5A,求R2的阻值。 P
P
2017年常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18×3=54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D 10 A 2 B 11 D 3 A 12 C 4 C 13 D 5 A 14 A 6 A 15 B 7 D 16 D 8 B 17 C 9 C 18 D
二、填空(本题24分,19~23题每空2分,24题4分)
19.26 2或2.0 20.不对 神舟十号 21.0 4 22.2 下降 23.1∶2 18 24.(1)如图甲所示(2分) (2)如图乙所示(2分)
F S
A l
S′ O
甲 乙
三、综合题(本题共22分) 25.(4分)(1)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1分) 4(1分)
(2)1、2、3(若只填此三组中的任意2组也给分)(1分) 如:拦河大坝上窄下宽 深海潜水要穿抗压潜水服 ……。(1分)
26.(5分)(1)如图示 (1分) (3)B(1分) a(1分)
(4)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1分)
每一组电流与电阻的乘积相等或作出I-R图像 ……。(1分)
27.(6分)(1)能够浸没石块(1分) (3) 右(1分)
(4)ρ水(V1— V2)g(1分) (5)松开细线让矿石块沉入杯底(1分)
V?V (7)13?水(2分)
V1?V2 28.(7分)(1)绝缘体(2分)
(2)2 3(1分)
η=
W有用W总=
5N?3m/s?8s=60%(2分)
25W?8sP电源?PMI2 (3)电动机的功率R2= =
0.5A?24V?7W=20Ω(2分)
(0.5A)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