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2 地面点位的确定
一、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何建立?
因为实际的地球表面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且高低不平,海洋面积占约71%,陆地面积占约29%,世界上最高处为珠峰,为8844.43m,最低处为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为-11022m。目前无法用一个数学表达式表示实际地球表面的球面方程,因此无法在实际地球表面进行数学计算,所以首先把实际的地球通过近似为一个椭球形状的形体,称为参考椭球,参考椭球面就有一个球面方程,可以在其表面进行数学计算。把实际地球表面近似为椭球球面的过程称为参考椭球的定位。
因为图纸是平面的,为了解决变形问题,将参考椭球表面进行分带,一般从零子午线开始,往东每隔一定经度绘一条子午线,两条子午线间的部分就是一个分度(投影)带。分度投影带的大小(以相邻两子午线间的经度差表示)有:
■ 6°投影带,这样整个地球就可以分为60个6°投影带。 ■ 3°投影带,这样整个地球就可以分为120个3°投影带。 ■ 1.5°投影带,这样整个地球就可以分为240个1.5°投影带。
下图为参考椭球分带图示: 长半轴--a
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短半轴--b
址的子午线:地球旋转轴地球的平均半本初子午线N径R: 首子午线起子午线1G零子午线R?(2a?b)b3赤道C往西A121231011945678Oa往东北纬B南纬S 我们已知的地
球的平均半径 R=6371km就是这样求得的:(WGS-84椭球)
1R?(2a?b)
31?(2?6378?6357) 3 ?6371km
第 1 页
下图为6°投影带(北纬部分)与3°投影带(南纬部分)的展开图示:(P7-图1.7) 3°9°15°6°带AB3°带123456123(6i-3)°i-1ii+158351°357°5960ABj-1jj+11191203°6°9°18°3j°360° (注:A点在首子午线上,即6°投影带从首子午线开始,而B点在东经1.5°处,
即3°投影带从东经1.5°开始)
每个投影带有一个投影带带号和一条中央子午线(把某投影带平分为二的子午线就为该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即图中虚线部分)。 ■ 6°投影带:
已知点的经度L,求点所在投影带带号的公式为:N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6?■ 3°投影带
L?Int()?1 (Int为取整函数)
6?6N?3 --------N为6°投影带的带号。
L?1.5?已知点的经度L,求点所在投影带带号的公式为:N?Int() (Int为取整函数)
3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 L3??3N -------N为3°投影带的带号。
例:已知地面上一点K,它的经度为107°45′50″,纬度22°48′30″,分别求K点所在6°投影带和
3°投影带的带号及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L107?45/50//解:6°投影带:N?Int()?1?Int()?1?Int(17.9583)?1?17?1?18
66 L6??6N?3?6?18?3?108?3?105?
L?1.5?107?45/50//?1.5?3°投影带: N?Int()?Int()?Int(36.4213)?36 ;
33 L3?
第 2 页
?3N?3?36?108?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过程(以6°投影带为例): NNNNOABA该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OB旋转AOB投影A′B′S(a)S(b)S(c)S(d) 如上图,先将地球按经度差为6°进行分块,图(a);图(b)为分出来的其中一投影带,其中红线为该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将其绕NS轴旋转,使其中央子午线正对着我们,就得到图(C),再将投影带上的点(弧面上的点)按一定的法则投影到屏幕平面上,就得到图(d)(图(d)中只绘出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投影后,该带的中央子午线投影后长度不变,作为纵轴,赤道投影是一条直线,其长度变长,与中央子午线正交,作为横轴。这样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央子午线投影的向上方向为+X轴,赤道投影的向右方向为+Y轴,坐标的象限按顺时针Ⅰ、Ⅱ、Ⅲ、Ⅳ排列。 上述的过程首先由德国数学家高斯于1822年提出,并由克吕格1912年完善,所以也称为高斯—克 吕格投影,该坐标系称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每个投影带都是各自进行投影,所以每个投影带有自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纵 轴是该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的投影,横轴是该投影带赤道的投影。不同投影带间的点坐标换算通过经纬度 来联系。 为了不出现负的坐标值,最终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为纵轴向左平移500km而后相互垂直的纵横轴形成 的坐标系,如下图: 中央子午线直接投影线(纵轴)XⅣⅠBO′AOBO′AOⅢⅡY赤道直接投影线(横轴)AO′=334km500kmOA=834kmOB=166km
只是纵轴(X轴)向左平移500km,而横轴(Y轴)没有向下平移,是因为我国的疆土都在赤道以上 即北纬区域,该区域投影后都在第Ⅰ象限,不会出现负值,也就没有必要平移横轴了。
■ X坐标说明:如下图所示:
第 3 页
N南宁(22.8°)BψORψOR三亚(18.29°)B曾母暗沙(3.36°)赤道AAS A点所处的位置为赤道,若B所处的纬度与南宁所处的纬度一样,即约为22.8°,AB弧长就是我们 南宁所处位置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X值(是个大概值,其真正值是AB弧长的投影长度)。 AB的弧长为:R×ψ=6370×22.8°×?=2533.56 (km) ?180■ Y坐标说明: Y坐标一般表示为如Y=19529000.000m,变为Y=19529km,即有到万位,甚至十万位公里 第 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