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教师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7 8:45: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D、烈士以国家民族的前途、人民的命运为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幸福。 5、选出对句子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 )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A.这一段议论性文字,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他们甚至对鲁迅先生的痛苦都要表示快乐! B.这一段心理剖白,表明鲁迅先生沉痛悼念死难烈士,要与黑暗的社会斗争下去的决心。 C.这一段记叙性文字,叙述了鲁迅先生的内心活动,表明鲁迅先生无以纪念死难烈士的惭愧心情。

D.这一段议论性文字,痛斥了黑暗的社会,表明鲁迅先生以“苦痛”来纪念死难烈士的心迹。 6、作者在文中曾三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作者这样反复强调的目的是 ( ) A、出于对刘和珍君的哀悼和纪念,作者认为“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以此文来抨击当局者的恶劣行径,并希望唤醒民众,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 B、交代写作本文的真正缘由。

C、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说明表述上虽有罗嗦之意,但却是行文的必要。 D、作者反复使用同一词句的目的是用重复的修辞让表达更生动、更合理。 阅读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强烈的寂光。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 )、( )、( )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为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郁达夫《怀鲁迅》 7、括号里所填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爱戴 崇仰 拥护 B.拥护 爱戴 崇仰 C.爱戴 拥护 崇仰 D.崇仰 拥护 爱戴

8、根据全文,写出开篇“真是晴天霹雳”写法上的特点及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依据原文,写出“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尚可以有为”的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B。 A项菲薄(fēi)应为(fěi),C项尸骸(hài)应为(hái),D项立仆(pú)应为(pū)。 2.C。②句中逗号可以造成一种哽咽感,更有助于抒发愤慨悲痛之情,如泣如诉;③句前后两分句形成了一种统一的语势,凸显了主语,字字铿锵。

3.B。并非夸张,而是移就。所谓“移就”,就是有意识的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如“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酱紫色的脸皮上泛出来。”(茅盾《子夜》)“铁青色”本是用来写物的,这里用来写人的心情“苦闷和失望”,将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语句显得简洁生动、深刻有力。题中用“浓黑”来修饰“悲凉”,与例句同属移就的修辞手法。

4.C。此处并未有“哀叹烈士生命的短促”之意。

5.B。这句话属于抒情性的句子,并非议论、记叙,抒发了作者“沉痛悼念死难烈士,要与黑暗的社会斗争下去的决心”。其他理解对感情的把握不够准确。 6.A。 阅读拓展

7.B。逻辑顺序,先拥护,然后爱戴,继而崇仰。

8.特点:开门见山,倒装。效果:①制造悬念 ②表明鲁迅逝世的突然 ③抒发自己的震惊、悲愤。

9.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搜索更多关于: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教师版) 的文档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教师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plir9nodh2xn8u9vo5b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