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在招收新工人时,进行就业前体检。体检发现患有职业禁忌症人员,不得安排在企业工作。
七、监护和评价作业场所的各项指标,对职工实行健康监护制度,按要求定期进行体检。
八、对急、慢性职业中毒者进行及时抢救,安排治疗和疗养。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一、奖励制度:
1、对安全乘船 发明创造及合理化建议被采纳效果明显者。 2、对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避免事故者。 3、对抢险救灾有功者。
4、全年无事故、安全无差错者。
5、及时发现或消除重大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者。 6、被评为公司以上安全生产单位和个人者。 7、检举揭发隐瞒事故(经调查属实)者。 8、对安全、消防工作做出其他特殊贡献者。 二、 惩罚制度:
1、从原料投入到出成品的全部过程中有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者。
2、反发生事故后,不积极采取妥善安全措施,导致事故扩大或重复发生同类事故者。
3、从事电焊、机床、酸、碱、登高等岗位操作时不配戴防护眼
.10.
镜、安全帽、不穿工作服、工作鞋、不第安全带等腰三角形防护用品者。
4、擅自动用防护器具、消防车器材,用于非防护和非消防者。 5、各种法规、规范、知法纪而不从者。 6、违反劳动纪律、职工守则者。 7、造成各类责任事故和责任者。
8、在厂区禁烟区吸烟者,班前、班中酗酒者。
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1 、一切可燃物,如油脂类、棉丝等物品,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防火。
2 、车间动火要严格执行动火规定,加强防火措施的落实,动火时含氧量不得超过21 %。
3 、车间防火器材应准备齐全,并处于良好使用状态。 4 、车间内应设置安全消防通道和安全通道标志,无障碍物堵塞。
5 、在氧浓度较高的地方停留时间较长,应到空气流通的地方稀释后,才能接近明火。
6 、与氧接触的零件、工具和操作者的手上、衣服上不得沾有油脂,严格执行脱脂制度。
7 、随时注意并严格控制液氧中可爆物的含量,超过极限按规定排放部分液氧,排放无效停车处理。
.11.
8 、排放液氧时应设专人负责;并经消防部门同意后方可排放,不得随意排放。
9、电力开关应使用防爆开关。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切实做好公司重点要害部门特别是氧气厂属国家一级消防单位的消防工作,保证职工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做到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制定以下制度:
1、各岗位员工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发现火险后报告火警的义务。
2、任何人不得损坏和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防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3、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地方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使用明火作业时应按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
4、车间内配套的消防栓、灭火器材必须符合车间消防要求,并建立台帐,对各类灭火器材要按时检验、更换,不得过期使用。
5、公司安全科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重大事故演练;每半年组织一次消防演习,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消防知识培训考试。 6、职工必须掌握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牢记“四懂四会”,对发生的初级火灾事故要一面扑救,一面报警,以减少损失。
7、如发生重大火灾或爆炸事故,应启动重大应急预案,各部门
.12.
通力协作,紧急疏散人员,防止事故蔓延,并迅速上报上级主管领导。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一、凡属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电气焊工、凳高架设工、起重工、爆破等工种)经培训考试合格后,取证后持证上岗。
二、 技能作业人员涉及特种作业范围,必须每项都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要责任心强,熟练掌握本工种业务技术和本工种安全知识与操作规程,不冒险蛮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时必须配带自己的证件,如有丢失及时补办。
五、特种作业人员每二年进行一次复审,并参加体检,凡有禁忌证者,严禁从事特种作业。
动火安全管理制度
一、氧气区域动火必须遵循重大危险源点的动火管理规定,一切可燃物,如油脂类、棉丝等物品,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防火。
二、动火要严格执行动火证的办理手续,指派好安全监护人员,加强防火措施的落实,动火时含氧量不得超过21 %。 三、动火时防火器材必须准备齐全,并处于良好使用状态。
.13.
四、设置好安全消防通道和安全通道标志,无障碍物堵塞。 五、在氧浓度较高的地方停留时间较长,应到空气流通的地方稀释后,才能接近明火。
六、与氧接触的零件、工具和操作者的手上、衣服上不得沾有油脂,严格执行脱脂制度。
七、随时注意并严格控制液氧中可爆物的含量,超过极限按规定排放部分液氧,排放无效停车处理。
八、排放液氧时应设专人负责;并经消防部门同意后方可排放,不得随意排放。
九、气体,易燃液体的管道,容器及设备上动火,必须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加堵盲板,经清洗置换后,分析管道、容器或设备内可燃气体(蒸气)浓度符合下列标准方为合格:
a. 爆炸下限大于4%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浓度必须小于0.5%;
b. 爆炸下限小于4%的可燃报导体或可燃液体浓度必须小于0.2% 十、严禁带料、带压开车动火,带压动火执行48节。 注第48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