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个人信息,要依法制止,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5.网络实名制背景下,我们应如何规范自己的网上行为?
①遵守法律,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②遵守道德,不说污言秽语,不侮辱谩骂他人,用语文明,诚信宽容。③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造遥,不传遥。④依法文明上网,积极传递“正能量”,自觉为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做贡献。
角度三:社会举措
6.加强网络信息保护,除了公民个人提高警惕,还需要各方面如何做? (1)国家:互联网主管部门依法加强监管,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司法机关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做到违法必究;宣传部门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网络先进文化。
(2)互联网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协助主管部门加强监管;自觉清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给违法犯罪分子提供网络平台。
7.有人认为,实行网络实名制侵犯了公民的隐私仅。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①不正确。②理由:隐私是指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实行网络实名制是为了规范上岗行为,打击违法犯罪,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也有利于依法保护公民的个人权益。要求公民上网时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并没有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况且与此无关的个人信息也无须透露。
(三)必备相关热点
开展净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自今年1月下旬以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持续组织开展净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依法关闭了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的“爱尚妹”“爱优网”等163家网站,另有21家网站被依法处罚和责令整改。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正会同工信部门、公安部门依法查处为违法违规网站提供接入服务的企业和开办淫秽色情网站的境内违法犯罪人员。
【设问示例】持续开展净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案提示】①有利于人们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依法使用网络。②有利于维护网络文明,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③有利于维护文明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坚决抵制网络谣言。近年来,网络谣言层出不究:“苹果毒药袋”“蛆虫橘子”“日本核泄漏污染食盐”“2012世界末日”??谣言自古有之,但在今天,短信、论坛、微博、微信,一系列网络交流工具应运而生,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一个麦克风,每一条网络信息都存在被转发、扩散,进而影响全国甚至全球的可能性。
【设问示例】 1.网络谣言有哪些危害? 2.请你评析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 3.国家、社会和公民如何应对网络谣言。
【答案提示】 1.制造社会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制造网络“文化病毒”,损害网络文明;危害社会诚信,影响社会程序。
2.①这种行为有悖于社会公德,是道德素质低下的表现。②这种行为是不正义的,会侵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程序,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③这种行为是对自己、他人、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④这种行为一旦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就是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3.(1)国家:加强网络立法,依法打击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2)社会:倡导网络文明公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大力营造文明、守法、诚信的网络环境。
(3)公民: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依法使用网络。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发现谣言及时举报。
网络热词折射社会现实。2012年,许多网络热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
表达方式。“正能量”、屌丝、逆袭、高富帅、白富美、元芳华丽、陈欧体??每一个生动的网络热词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这是一个个独特的故事用另一种方式,凸现了互联网时代现实生活的深刻影响。
【设问示例】 1.网络热词的流行说明网络具有怎样的作用? 2.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热词,我们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答案提示】 1.网络使大容量的信息得以快速传播,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网络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一面镜子,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表达方式。
2.明辨是非,包容、理性、不盲从;既要了解,也要理性鉴别;对于内涵健康的要善加利用,对于内容低俗的要坚决抵制。
热点专题十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中考核心热点
党的十八大全面部署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截至2012年6月20日,全国承担改革任务的2012家国有文艺院团,已完成改革任务的达1822家,完成率达86.7%。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大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明显提高了文化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让文化产业飞速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12年10月,全国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文化站、34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截至2012年12月,文化共享工程培训人次达616万,超过12亿人次的基层群众从中受益。
(二)备考角度透析
角度一:谈认识
1.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要求是什么? 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角度二:谈意义
4.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有什么重要意义? 有利于提供广大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让广大人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哪些重要意义?
缩小城乡、区域的文化差距,更好地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文化产品质量,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等等。
角度三:谈做法
6.请从国家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