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10*1.5=15分)
1、企业生产产品排污影响下游居民饮用水属于( )
A、正外部性 B、不道德行为 C、负外部性 D、违纪行为 答案: C
2、下列哪一种不属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功能( ) A、保障地方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 B、调节辖区间的财政净收益 C、实现宏观调控
D、矫正地方政府活动在辖区间的外部性 答案: C
3、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公共产品不能由( )提供。 A、竞争性的市场 B、公共部门 C、政府 D、国家 答案:A
4、就某一公共产品方案交由全体当事人投票时只有在所有参与者一致同意后方可实施,这是( )
A、全体一致规则 B、多数票规则 C、集体决策规则 D、最大效益规则 答案:A
5、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要素是(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目 D、税率 答案:D
6、“瓦格纳法则”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一国的公共支出( ) A、逐步减少 B、保持不变 C、不断増长 D、不断下降 答案:C
7、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不包括( )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正转 答案:D
8、财政支出按其受益期长短,可分为经常性支出与( ) A、转移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购买支出 D、消耗性支出 答案:B
9、从经济性质看,基础设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一种( ) A、混合产品 B、私人产品 C、纯公共产品 D、排他性产品 答案:A
10、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教育的特点( )
A、教育资本市场不尽完善 B、教育能缩小贫富差距 C、教育具有很大正外部性 D、教育具有很大负外部性 答案:D
二、判断题(10*1.5=15分)
1、如果存在正外部性,说明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 ) 答案:√
2、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可以采用减少收入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 答案:×
3、边际成本递增必将导致垄断。( ) 答案:×
4、公共产品只能由公共部门直接生产和提供。( ) 答案:×
5、税收中性原则是针对征税所引起的超额负担提出来的。( ) 答案:√
6、如果实行累进税制度,富人可能比穷人倾向于更高的公共支出水平。( ) 答案:×
7、卷烟厂通过提高卷烟的出厂价格把税负转移给卷烟商,卷烟商又把税负转移给消费者,这是税收负担的后转过程。( ) 答案:×
8、从理论上说,税基具有流动性的税种应归中央政府。( ) 答案:√
9、决定国债利率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资金供求状况。( ) 答案:× 10、政府预算由政府编制草案,经过议会审查批准后实施,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做法。( ) 答案:√
三、名词解释(6*5=30分) 1、自然垄断
解释: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2、外部效应 解释: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3、转移性支出
解释: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转移性支出,由于是价值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 4、政府收入效应 解释:是指经济主体因为政府组织收入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映,或者说是指因国家征税而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生产者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 5、税负转嫁
解释: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 6、税收管辖权
解释:也称课税权,是国际税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系指一国政府在其主权范围内对税收事务的管辖权力,是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 四、简答题(4*10=40分)
1、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必要性?
解答:一般而言,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政府[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介入市场失灵的领域,强制性地矫正市场失灵的根源。
2、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
解答: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制度作用于社会各个方面所体现出的内在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功能(2)风险分担功能(3)收入再分配功能(4)维护社会稳定功能(5)调节宏观经济平衡的功能 3、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
解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着以下的差异:(1)制定政策的主体有差别。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货币政策主体是一国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2)政策目标有区别(3)政策手段有区别(4)政策时滞不同(5)对利率的影响不同(6)对投资的影响不同 4、简述我国的预算编制程序
解答: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组织程序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上两下、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大致过程如下:(1)单位、部门提出概算(2)下达预算收支指标(3)编制汇总预算(4)审批预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