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乳胶漆;
c) 天棚:主控制室、计算机室、通信机房、会议室、餐厅及主控制楼走廊
采用矿棉板轻钢龙骨吊顶,余房间同内墙面;
d) 门窗:保护小室、站用电室、蓄电池室为防火防爆门,主入口及主控制
室、微机时、通信室、会议室采用白钢玻璃门,其余房间采用实木门(保护小室及主控制楼外门为防盗门);建筑物采用优质铝镁合金气密窗或塑钢窗(详见工程量表)、双层真空玻璃,配隐型纱窗(保护小室为普通纱窗);
e) 外墙面:所有建筑物均采用高级防冻玻化外墙面砖,主控制楼、保护小
室设置屏蔽钢网;
f) 屋面:所有建筑物均采用三元乙丙防水(苯板保温),落水管采用白色
的PVC塑料管或彩色玻璃钢材料;
g) 主控制楼室内走廊两侧阳角采用塑钢护角线,楼梯及平台栏杆为塑钢栏
杆(木扶手),窗台板为大理石(厚4厘米); h) 卫生间金属配件外露部分为白钢材料;
i) 外露钢构件应涂刷防锈漆,结构件还应涂刷防火涂料; j) 本工程所有装饰材料均按国产中档以上水平考虑。 3.1.3 结构方案
正常条件下主控通信楼采用框架结构,其它建筑物采用砖混结构,女儿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构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抗渗混凝土。一般地区采用条形毛石基础,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采用桩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或其它基础处理方式。
框架结构内外墙为200厚加气混凝土块,砖混结构内墙240厚粘土砖,外墙均增设50厚高密苯板保温。
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基础采用C30混凝土,HPB235、HRB335钢筋;砌体基础采用MU30机制红砖,M5水泥砂浆;梁、板、柱采用C20 混凝土,主要受力筋采用HRB335螺纹钢,板及箍筋等采用HPB235钢筋;沟道及设备基础等采用C20混凝土,HPB235钢筋。受力墙体采用MU10机制红砖,M5水泥砂浆。
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构造措施按8度设防。 3.2 施工要求
a) 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并应
有出厂合格证和进厂试验报告。混凝土、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b) 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以及所用的粗、细骨料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质
量标准的规定;
c) 混凝土工程的模板应选用钢模板、多层胶合板模板,不得采用木模板,
以保证梁、板、柱等混凝土构件的外观质量;
d) 砌体工程采用的砌块的规格、外形尺寸、强度及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垂
直度、灰缝厚度、砂浆饱满度均应符合《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的标准;
e) 各构件尺寸、孔洞大小、预埋件位置等均应按图施工,不得随意更改。
孔洞大小、预埋件位置还应与其它专业图纸核对无误后才可施工; f) 电气照明、通讯埋管、上下水管路等应按其相关专业的图纸要求预埋在
现浇板或墙体内。施工前应认真布置埋管路径,尽量减少交叉埋管,并及时做好布管竣工图。
g) 基础及沟道施工完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回填土,回填基础
时注意要两侧同时回填,并注意一定要人工夯实,且夯实系数要求达到0.95以上。
4.构支架部分 4.1 技术方案
4.1.1 500kV构架技术方案
500kV构架采用全联合钢管人字柱构架。构架柱采用钢管人字柱结构,构架梁为三角形格构式结构,螺栓连接。
人字柱柱身采用圆形钢管、柔性法兰连接。构架梁主材采用圆形钢管、刚性法兰连接,斜材为角钢、螺栓节点板连接。
柱身分段:人字柱柱身分3段,上横撑中间设1个法兰,下横撑设2个法兰,一榀人字柱7个法兰。
构架梁斜材:应结合挂线点要求,合理布置节间。水平斜材采用交叉布置,垂直斜材应采用如图所示布置方式,以增强构架的整体透视感。
梁柱钢管主材焊缝:构架柱柱身焊缝朝向内侧,柱横撑与梁主材焊缝朝向上方。
接地槽钢:位于坡度方向的外侧,并与设备支架接地槽钢方向保持一致,接地槽钢下端接地孔距整平地面300mm。
爬梯:爬梯应采用管形结构,并与柱身可靠连接。钢管上下端部应设置彩色塑料保护套。
避雷针:采用变截面管形结构,每段之间采用插接,并设拉紧装置。 4.1.2 220kV构架技术方案
主变及220kV构架采用全钢管人字柱构架,采用新型柱头构造形式、法兰连接单管钢梁。
人字柱柱身采用圆形钢管、柔性法兰连接。构架梁采用八边形钢管、刚性法兰连接。
柱身分段:人字柱柱身分2段,横撑与柱身采用螺栓连接,一榀人字柱2个法兰。
梁柱钢管主材焊缝:构架柱柱身焊缝朝向内侧,梁焊缝朝向上方。 接地槽钢、爬梯、避雷针与500kV构架要求相同。 4.1.3 设备支架技术方案
设备支架均采用圆形钢管结构,其中管母线支架采用单梁单柱的组合T形结构。
支架头铁:外形与设备底座一致,头铁轮廓尺寸大于设备底座10mm,外边圆形倒角。
操作机构箱与支架连接的背板:应在加工厂与支架整体焊接,严禁现场焊接,其外形尺寸不应超出机构箱的轮廓尺寸。高度应保证运行人员操作便利。
隔离开关之间的拉杆:采用【8连接,平放,肢背朝上。 柱身钢管焊缝:柱身焊缝应背向巡视道。
接地槽钢:与构架柱接地槽钢方向保持一致,接地槽钢下端接地孔距整平地面300mm。
设备引下线采用不锈钢槽盒,与柱身连接采用固定件连接,严禁采用抱箍
连接。
4.1.4 基础技术方案
基础方案应造价低、合理可行,冬季施工时,柱与基础应采用(地脚)螺栓连接。
基础的外形尺寸应满足模板的模数,对于受力相当、几何尺寸相差不大的基础应归并,减少基础种类,降低施工难度,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尽量减少插入式杯口的种类。 4.2 施工要求造
a) 基础施工应注意杯口的方向性,地脚螺栓定位误差不大于1mm; b) 基坑开挖要注意放边坡,以防塌方;
c) 基坑严格禁止超开挖,当采用机械开挖时应预留200厚人工清理; d) 基坑开挖达到基底标高后应立即浇灌100厚C10混凝土垫层; e) 摸板应采用钢摸板、多层胶合板模板,不得采用木模板,表面要平整光
滑,振捣应均匀;
f) 杯口摸板不应抹润滑剂或放塑料等光滑的隔离层。
g) 在安装柱子前杯口内和杯底面要打成麻面,麻点间距不超过30-50毫米,
麻点深度以露出粗骨为标准,泥土杂务要彻底清理,并用清水清洗,以保证柱子和基础的可靠粘接。
h) 基础混凝土养护期要超过28天或强度达到90%以上方可安装构架柱。 i) 基坑开挖时应注意地质条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与设计要求不符时,
应及时与设计代表取得联系,其处理措施征得设计代表同意后方可继续施工;
j) 操作地坪应采用广场砖、块石等美观、耐用的材料,基层材料应根据工
艺专业要求,设置沥青混凝土或碎石垫层,满足跨步电压。
4.3 设备支架方案及细部构造。 5.水工部分 5.1 技术方案
站内建一座生活水泵房,布置深井泵及生活供水。地下水经深井泵提升后送入玻璃钢水箱内,经净化后的生活用水通过气压给水设备调压后,供给站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