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具体电路图如下:
片机模块安装接口如图2.4所示。
地址译码电路设计:采用74LS138构成部分译码电路。
到低8位地址,采用74LS373锁存器构成典型的数据/地址分离电路。
. . .
图2. 3单片机系统设计电路图
为便于各模块协调一致的工作,电路设计统一接口模式,便调试与查错,单
. . .
图2. 4 单片机模块装结构图
2.1.3单片机系统的调试
调试平台:电子工程设计训练调试台 调试容:地址译码电路输出检测 适用电路:部分地址译码电路 测试设备:JTAG适配器 单片机应用系统板 150MHz数字双踪示波器
调试法:1、检查电路连线无误后,将电路板安装在测试台上
2、断开译码电路负载,运行测试程序,检查各输出引脚是否有输出, 各个输出之间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正确;
3、用示波器观察CS0~ CS5引脚,应有图示的波形输出。如果没有输出或者彼此关系错乱,都表明电路中存在故障。
CS0 ~ CS5输出波形图如图2.5所示:
z
. . .
CS0: CS1: CS2: CS3:
图2. 5 单片机模块调试波形图
调试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define C1 XBYTE[0x0000] #define C2 XBYTE[0x2000] #define C3 XBYTE[0x4000] #define C4 XBYTE[0x6000] #include \void main(void) {
Init_Device();
z
. . .
while(1)
{C1=0; C2=0; C3=0; C4=0;}}
2.1.4调试中遇到的问题
刚开始调试的时候,我们用示波器观察CS0~CS5的波形,但是并没有得到正确的波形。后经检查,发现老师提供的测试程序的译码地址与我们的硬件电路并不匹配,查电路设计图后,修改程序译码地址,最终得到正确波形。完成了单片机模块的设计与调试。
表2. 1 常见故障及原因
故障现象 输出全部没有变化 输出全部没有变化 输出全部没有变化 输出全部没有变化 输出关系混乱 对应引脚无输出 故障原因 74LS373未接电源 74LS373漏接+5V 74LS373漏接地线 未接ALE或ALE无效 AD0 ~ AD3接错 AD0 ~ AD3漏接
2.2模/数转换电路设计与实现
2.2.1实验要求
输入信号围: 0V~+5V 分辨率: 8bit 精度: 1LSB 转换时间: < 1ms 安装: 独立电路板结构
2.2.2设计案
本次设计AD转换电路采用芯片ADC0804,芯片主要参数如下:
z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