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第2框《季风的影响》教学设计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8 15:46: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季风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具备了相应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是本课内容涉及大范围的气候分布,学生从生活周围获取的感性认识还不充足,对中国气候也缺乏整体、系统的感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和引导。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我国多样性的气候类型,知道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和地图分析比较夏季风、冬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 及不同的特点;

3、学生能够分析季风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同影响。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冬季风、夏季风的比较; 2、学习难点: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为什么明朝大航海家郑和,每逢下西洋必安排在冬季启程,夏季返航?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课文P14-16页的内容,完成练习并在书上做好记号。 二、精讲导学

(一)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师:展示丽水一年四季的风景图,从丽水的天气情况出发,讨论丽水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师:引导学生看图5-18 “中国的气候类型图”,讨论我国五大气候类型及主要分布地区。 生: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什么气候对我国的影响最大? 生:季风气候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我国的季风。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季风? 生:季风是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 师:季风主要影响到我国的什么地区? 生:东部广大地区。 师:我们把受到夏季风影响比较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而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或影响不到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什么为界,界线是什么? 生:以山脉为界;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师:请同学们在中国地形图上描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二)冬季风与夏季风的比较。 引导学生看图5-19.

师:我国的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有什么不同?从什么地方来?

生:夏季风主要是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来的偏南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冬季风主要是从西伯利亚和蒙古吹来的偏北风(西北风和东北风)。 师:我国的夏季风和冬季风各有什么特点?

生:夏季风从海洋上吹过来,所以湿润、温暖;冬季风从陆地上吹过来,所以寒

1

冷、干燥。 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源 地 西伯利亚和蒙古 太平洋和印度洋 风 向 偏北风 (西北风和东北风) 偏南风 (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特 点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三)季风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1、播放视频:“雨热同期”

引导学生看视频后归纳,季风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生:夏季风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适宜了人类生存发展。 2、播放视频:“季风的不稳定性”

引导学生看视频后归纳,季风对我国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生:夏季风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会造成旱灾和涝灾。 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利影响?

生:夏季风来得迟或退得早,易造成旱灾(华北的干旱) 夏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易形成洪水(1998年洪水)

师:受夏季风不稳定的影响,季风会引发涝灾或旱,从而影响以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生活。 师:看来季风对我们来说,有功也有过。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学习,大家是否知道了郑和下西洋必安排在冬季启程,夏季返航的原因了吗? 生:冬季偏北风有助于船只南下,而夏季盛行偏南风,有利于船只北上返航。 师: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导学案”巩固练习部分习题。

2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第2框《季风的影响》教学设计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qhdd42kmm9pg7z7hdvh6c4rp7oypx00st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