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催熟 乙烯利 TIHA CCC B9 PP333 植株矮化 提高抗性 PP333 香蕉 柿子 番茄 大豆 小麦、玉米 棉花 花生 花生 水稻秧苗 油菜 大豆 水稻 油菜 桃 辣椒 1000 mg·L-1,浸果一下 500 mg·L-1,浸果0.5~1min 1000 mg·L-1,浸果一下 125 mg·L-1,开花期喷施 3000 mg·L-1,喷施 10~50 mg·L-1,喷施 500~ 1000mg·L-1,始花后30d 250~300 mg·L-1,始花后25~30 d喷施 250~300 mg·L-1,一叶一心期喷施 100~200 mg·L-1,二叶一心期喷施 200~250 mg·L-1,4~6叶期喷施 100 mg·L-1,浸种;300 mg·L-1,拔节期喷,抗倒伏 100~200 mg·L-1,三叶期喷施,抗倒伏 1000 ~2000 mg·L-1,叶面喷施,抗寒 10~20 mg·L-1,叶面喷施,抗寒抗病 复习思考:
1. 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 植株调整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如何应用植株调整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3. 目前已发现的植物激素有哪五大类?各有何主要生理作用?如何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实验与实训
5] 快速测定种子生命力的方法
一、目的 使学生学会快速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二、仪器、药品及用具 刀片、镊子、培养皿、放大镜、5%的红墨水。
三、材料 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玉米等种子均可,这里以大豆种子为例。 四、方法步骤
1.首先将大豆种子放在30℃~35℃的水中浸泡5小时左右,使种子吸水而胀,以增强种子的呼吸强度,便于染色。
2.取已吸胀的大豆种子150粒,沿胚中线纵向平均切成两半,取其中的一半置于培养皿中,加5%的红墨水浸泡10分钟染色。
3.染色后的种子用清水冲洗至洗液无红色为止。再检查种子的死活(借助放大镜观看检查)。凡种胚不着红色的为活种子。因为生活的种胚细胞生物膜对物质具有选择吸收的能力。红墨水不是种子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胚细胞不吸收。而胚乳是贮藏养分的部位。其中几乎没有生活原生质,所以染料分子借助物理吸附作用而附着于胚乳。种胚和胚乳都被染成相同红色的种子就是死种子。可以用沸水杀死一些种子作对照,染色后比较观察。
4.计算种胚不着色的(活种子)种子个数,计算种子发芽率。 发芽率=发芽种子粒数÷用做发芽种子的总数×100%
或发芽率=有生命力的活种子粒数÷用来检查生命力种子的总粒数×100% 五、实验报告
1.实验结束后,按以上公式计算大豆种子的发芽率。 2.把实验结果计算出的种子发芽率与实际发芽情况进行对比,有何差异?分析其原因。
【实验与实训6 】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浓度NAA对水稻幼苗根、芽生长的影响。
二、原理 生长素对某器官而言,低浓度表现为促进效应;高浓度起抑制作用。萘乙酸(NAA)是一类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物质,对根、芽生长的不同影响与生长素一致。
三、材料和用具
1.材料 水稻种子100粒
2.用具 恒温箱、9cm培养皿10套、10mL移液管2支、1mL移液管1支、9cm圆形滤纸10张、镊子一把、直尺、10mg/L萘乙酸
四、方法步骤
1.配制NAA浓度梯度
2.种子培养 取大小一致的试材种子100粒,每皿10粒,沿培养皿四周均匀地播开加盖后放入25℃恒温箱中黑暗培养3天。
3.测定 取出各号皿中种子,量取各粒种子的根数、根长、芽长。记入表中,并计算平均数。
五、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分析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水稻种子发芽及幼根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