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
1 男性 30岁 左眼被拳打伤后晶状体全脱位到玻璃体中,右眼原为正视眼,目前的屈光状态为—高度近视 2 前方变深,虹膜震颤是皮质性白内障发展到了哪一项—过熟期 3 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引起的暂时性近视为—屈光性近视
4 女性 68岁 右眼突然胀痛、视力下降明显,伴同侧头痛,恶心、呕吐。检查左眼角膜水肿,虹膜前移,前方浅,晶状体混浊,体积增大,眼压高、诊断为白内障引起的青光眼大发作,目前患者的白内障处于哪一期—膨胀期
5 虹膜投影阳性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哪一期特征—未成熟期 6 白内障的主要症状是什么—视力障碍
7 白内障未成熟期散瞳检查禁用的散瞳药为—阿托品 8 对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最好治疗方法是—手术 9 可以明确诊断白内障有下面哪种方法 –裂隙灯显微镜
10 白内障—晶状体混浊、许多因素 例如老化 遗传 代谢异常 外伤 辐射 中毒 局部营养障碍等,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和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都可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造成混浊。
11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明显增高,由于它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中,所以又称为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 核性 后囊下 三类 12 外伤性白内障—眼球钝挫伤、串通伤和爆炸伤等引起晶状体混浊
1 先天性白内障的 瞳孔区 反射,这是 白瞳症 最常见的一种。
2 皮质性白内障初发期晶状体皮质内出现 空泡 , 水裂 , 板层分离 , 3 晶状体的能量来自于房水中 葡萄糖 、晶状体糖代谢主要通过 无氧酵解 。 4 白内障的主要症状是 视力下降 ,它与晶状体 混浊程度 和 部位 有关
5 皮质性白内障 契形 混浊常见,位于前后皮质尖端向着晶状体 中心 ,基底位于 赤道部 。 6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主要症状为 眼前阴影 和 渐进性 、 无痛性 视力减退 7 按晶状体混浊部位可分为 皮质性 、核性 和 囊膜下 白内障等。
1后囊下白内障就是后发障。否 2 老年人晶状体核硬化就是白内障 否
3 患者出现双眼复视可以是有晶状体混浊引起的 否 1 试述白内障术前应做哪些眼部及全身检查 答
2 试述并发症白内障的临床特点
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有原发病的表现,常为单眼,由眼前段疾病引起的多由前皮质开始,由眼后段疾病引起的患者,则先于晶状体后极部囊膜及囊膜下皮质出现颗粒状灰黄色样混浊,并有较多空泡形成,逐渐向晶状体核中心不羁周边部扩展,呈放射状,形成玫瑰花样混浊,继之向前皮质蔓延,逐渐使晶状体全混浊,以后水分吸收,囊膜增厚,晶状体皱缩,并有钙化等变化,由青光眼引起者,多由前皮质开始,高度近视多并发核性白内障。
3 试述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原则 青光眼
1 正常婴儿角膜横泾约 –10.5mm
2 测量高眼压病人较准确的眼压计 –Goldmann眼压计 3
对可疑病人确诊而行按室激发试验最有意义的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5 环形暗点属于青光眼哪期视野缺损—中期 6 鼻侧 阶梯属于哪期视野缺损 早起 7 青光眼降眼压作用最有效的药物是—高渗剂
8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眼压升高时前房的开闭 9 下列可增加小梁网通道房水外流的是 –毛果芸香碱 10 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线药—缩瞳药 11 青少年型青光眼是指 –3-30岁 1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好发于 –老年女性 13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激发试验是—饮水试验 14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激发试验是—暗室试验 15 房水经由葡萄膜巩膜通道外流量大约 –20%
16 眼压测量值受何种误差因素影响最重要—角膜中央厚度 17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起诊断较有意义的是—24小时眼压测量 18 降低碳酸酐酶抑制药副作用的最有效方法为—减少全身用药剂量 19 我国青光眼以何种居多 –闭角型青光眼
20 在早起青光眼患者,所有下属试验均已被报告有异常,除外—闪光视网膜电图 21 瞳孔阻滞现象最严重的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22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最重要的鉴别方法是—查房角 23 一般正常人双眼压差异小于—5mmHg 24 下列属于a2受体激动剂的有—倍他洛尔
25 患者 女性 34岁 偶然发现眼压高,检查双眼视力1.0.角膜透明,前方深。视乳头杯盘比例为0.4,盘沿均匀,未见切迹,视野正常,眼压28,患者无糖尿病史,无青光眼家族史,最合适的处理是—随访眼压,视野、视乳头改变
1 昼夜眼压波动大于多少为异常 – 2昼夜眼压波动大于多少为正常 – 3 双眼压差值大于多少为异常—
4 暗室试验前后眼压差值大于多少为阳性—
10正常人 11 生理性大视杯 12 正常人C/D 生理差值 13 青光眼 14 可疑青光眼
1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2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3 继发性青光眼
4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5 青光眼急性发作后三联征 6 原发性青光眼 7 高眼压症 8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9 正常眼压
10 青光眼
1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12青光眼斑
1 眼压升高的水平和 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在患者的直系亲属中, 10-15% 的个体可能发生青光眼。
2 眼压是从临床角度,正常眼压的定义应该是 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内壁的压力,不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眼压水平 ,从统计学概念出发,通常将正常眼压定义为 10-21 mmHg范围。正常眼压不仅反映在眼压的绝对值上,还有双眼对称,昼夜压力相对稳定等特点,正常人一般双眼的眼压差异不大于 5 mmHg ,24小时眼压波动范围不应大于 8mmHg 。
3 生理性眼压的稳定性,有赖于房水 生产量 与 排出量 的动态平衡,房水自 睫状突 生成后,经 后房 越过瞳孔到达 前房 ,然后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外流(1) 小梁网通道 ,(2) 葡萄膜巩膜通道 ,在正常人,大约 20 %,的房水经由葡萄膜巩膜通道外流。 缩瞳剂如毛果芸香碱 可增加前路的房水外流 , 睫状肌麻痹剂和肾上腺素 可增加后路外流。
4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因尚不完全明了,可能与遗传等有关,其特点是眼压虽然升高,房角 始终开放 ,即房水外流受阻于 小梁网-Schlemm 系统。
5 眼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房水循环中的3个因素 睫状突生成房水的速率 、 房水通过小梁网流出的阻力 、 上巩膜静脉压 、防水外流的阻力增高
6 年轻近视患者发生房角关闭,应怀疑 虹膜高皱 型青光眼
7 先天性青光眼分为 婴幼儿型青光眼 、 青少年型青光眼 、 先天性青光眼伴其他先天异常 、三类
8 对青光眼的治疗,应在 降低眼压 的同时,改善 视神经 的血液供应,进行 神经保护性 治疗。
9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 临床前期 、 先兆期 、 急性发作期 、 间歇期 、 慢性期 、 绝对期 、六期
10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三联症是 、角膜后色素沉着 、 扇形虹膜萎缩 、青光眼斑。 11 根据前方角形态分为 开角 或 闭角 ,病因机制以及 发病年龄 3个主要因素,一般将青光眼分为 原发性 、 继发性 、 先天性 、三大类
12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是 药物控制眼压后手术。 13 旁中心暗点多见于 5度-25度 范围内, 生理盲点 的上、下方
14 继发性青光眼有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眼外伤所致的继发性青光眼、晶状体源性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阻塞性青光眼、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等
15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的鉴别主要依靠 前方角镜 检查
16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未发作眼有浅前房、窄房角、应早期做 预防性虹膜切除 术
17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如房角已有广泛粘连,应用毛果芸香碱眼压扔超过21,表示 小梁功能 已遭永久性损害,应做 滤过性手术 术
18 青光眼治疗的目的是 保护视功能 。治疗方法包括 降低眼压 、 视神经保护性治疗。
1 闭角型青光眼间歇期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如何鉴别 2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依据是什么 3 生理性大杯与青光眼杯如何鉴别 4 试述青光眼各期视野改变的特征 5 简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标准
6 简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方法 7 简述恶性青光眼的概念及治疗
8 抗青光眼手术有哪几类?不同类型青光眼及不同病程如何正确选择手术方式? 泪器病
1 泪溢主要的原因为 –泪道系统阻塞
2 新生儿泪囊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
3 泪道冲洗时清水从下泪点注入,清水从上泪点流出时,则表明 –泪小点阻塞 4 新生儿泪囊炎的主要原因—鼻泪管下段发育不全所致的泪囊继发感染 5 慢性泪囊炎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双球菌 6 功能性泪溢的主要原因是 –眼轮匝肌松弛
7 功能性泪溢患者泪道冲洗时—从,泪点注入的液体顺利进入鼻腔或咽部
8 泪道冲洗是清水从下泪点注入二从上泪点流出脓液时,则表明 –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 9 慢性泪腺炎常见的临床体征为—眼球向内下方移位
10 泪道冲洗有阻力,部分清水自泪点反流,部分流入鼻腔,则表明—泪总管狭窄货鼻泪管狭窄 11 慢性泪囊炎常见于 –中老年女性
12 慢性泪囊炎常见于中老年女性是因为—女性鼻泪管较细长 13 泪道冲洗时清水完全沿原路返回,则说明 –泪小管阻塞 14 泪腺囊样腺癌好发于—30-40岁女性 15 泪腺多形腺癌好发于—中年男性
16 在泪腺肿瘤中,最常见的3恶性肿瘤是—泪腺囊样腺癌 17 在泪腺肿瘤中,最常见的是—炎性假瘤
18 婴儿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中错误的是—尽快手术治疗,以免发展为慢性泪囊炎 19 泪液分泌部中主要的反射性分泌腺为—泪腺
1 冲洗泪道时有阻力,若冲洗液部分反流,部分流入鼻腔,说明—鼻泪管狭窄 2 冲洗泪道时,若冲洗液完全从原路反流,说明—泪小管阻塞
3 冲洗泪道时,若冲洗液自下泪小点注入,液体由上泪小点反流,说明—泪总管阻塞 4 经下泪小点注入冲洗液,若口咽部有液体的感觉,则说明—泪道通畅 5 副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为—基础分泌腺 6 泪腺为—反射性分泌腺 7 泪液的分泌过多可导致—流泪 8 泪道系统阻塞可导致—泪溢
9 干眼症的常见病因 –泪液分泌不足‘
1 功能性泪溢 2 泪溢 3 流泪 4 慢性泪囊炎
1 鼻泪管下段 发育不完全 ,没有完成 管道化 ,或留有 膜状物阻塞 是婴幼儿泪溢的原因。2 急性泪腺炎多为 细菌 、 病毒 感染所致,以 金黄色葡萄球菌 或 淋病双球菌 常见。 3 急性泪囊炎的炎症期,切忌 泪道探通或泪道冲洗 ,以免导致 感染扩散 ,炎症完全消退应按 慢
性泪囊炎 处理。
4 慢性泪囊炎常见的致病菌为 肺炎双球菌 、 链球菌 、 葡萄球菌 等
5 慢性泪囊炎常常是因为 鼻泪管狭窄或阻塞 致使泪液 滞留于泪囊内 ,伴发细菌感染引起 6 大多数婴幼儿泪道阻塞或狭窄可自行痊愈和经过压迫治愈。若保守治疗无效, 半岁后可考虑行泪道探通术 。
7 功能性泪溢的主要原因是 眼轮匝肌松弛 , 泪液泵 作用减弱或消失
8 急性泪囊炎的最常见致病菌是 金葡菌 ,新生儿泪囊炎的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 。
9 泪液排出部在胚胎发育中逐渐形成,其中 鼻泪管 形成最迟,常常到出生时鼻泪管下段仍有 一粘膜皱襞 部分或全部遮盖鼻泪管开口,一般在出生后数月可 自行开通 。
10 泪器病的主要症状是 流眼泪 ,其原因有一种是 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 称为泪溢,另一种是 泪液分泌增多,排出系统来不及排走而流出眼睑外 称为流泪
11 在眼睑闭合时,泪小点 暂时封闭 ,眼轮匝肌 收缩 ,挤压 泪小管 和 泪囊 迫使泪囊中的泪液通过 鼻泪管 排入鼻腔。
12 泪液排出部包括 上下泪小点 、 上下泪小管 、泪总管 、 泪囊 及 鼻泪管 。 13 基础分泌腺包括 副泪腺 和 结膜杯状细胞 ,分泌的类液量很少,是正常情况下维持 角膜 和 结膜 湿润的基本分泌,能简述 眼睑 和 眼球 间的摩擦。
14 泪腺为 反射性 分泌腺,在受到外界刺激或 情绪激动 时分泌量大为增加,起到 冲洗 和 稀释 刺激物的作用,
15 泪腺分泌部包括 泪腺 、 副泪腺 、 结膜杯状细胞 等外分泌腺
16 泪道阻塞或狭窄的常用检查方法有四种 燃料试验 、 泪道冲洗 、 泪道探通 和 X线碘油造影 。
17 慢性泪囊炎的发病与砂眼 泪道外伤 、 鼻炎 、 鼻中隔偏曲 、下鼻甲肥大 等因素有关
1 男性鼻泪管较细长,易患慢性泪囊炎。否
2 泪道冲洗时,冲洗液自泪小点反流,同时又粘液浓性分泌物,考虑为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是
1 急性泪囊炎的常见病因及其治疗原则。 2 慢性泪囊炎的常见病因及其手术治疗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