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县德源小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正稿 年 级 课 题 主备人 教学内容 1燕子 1.认识“俊、俏”等9个生字。会写“燕、聚”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 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1自然段。 1.制作字词卡片。(教师)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3.预习课文,自学字词。(学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播放儿歌《小燕子》)导入: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 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初谈对燕子的感受。 2.齐读课题。 3.学生读了课题后,提出自己的问题。 个性化调整 1燕子 ** 三年级 课 时 辅 备 人 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三年级语文全体教师
1
2.板书课题。(燕子)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注音的生字,画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2)把你认为难写的字在本子上认真写几遍。 (3)自由读课文,容易读错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2.检查自学效果。教师指导区别形近字:“俊”和“峻”、“俏”和“悄”、“拢”和“扰”。 3.教师指导写字:重点强调“漾”的下部分是“永”,不是“水”。 1.小组内根据自学要求进行讨论、交流。 (1)学生读生字新词。 (2)同桌互相听写认为难写的字。 (3)自由读课文,根据注音读通句子。 2.分组交流、汇报。 (1)分组朗读新学词语。如,“偶尔”两个字都读三声,“符”字读第二声。注意多音字的读法。 (2)运用联系上下文及查工具书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
三、汇报展示,信息反馈 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在议答燕子每个方面的特点时,可让学生谈一谈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4.学习第1自然段。 (1)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点击电脑课件,通过电视屏幕显示小燕子外形图。(边叙述边演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使图中燕子浑身乌黑的羽毛闪动),“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使翅膀闪动),“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闪动),这几个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字使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1.议答: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 (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小组交流,汇报。 3.全班交流。 4.(1)“我非常喜欢小燕子的外形,因为它长着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看起来是那么活泼可爱”。 “凑”是什么意思?(几个方面合起来)
3
生,跃然纸上。 (2)指导感情朗读:谁能把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3)引导学生背诵第1自然段。 四、巩固测试,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尾巴,( )了( )的小燕子。 五、课堂总结,反思提高 学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你能仿照课文来描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吗? (2)有感情地朗读。 (3)根据提示背诵第1自然段。 完成练习。 仿照课文来描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 一、当好小裁判。(对的打√,错的打×) 1.“燕”的上部分是“甘”,不是“艹”。( ) 2.“聚”的下面是 “水”;“倦”字的右下部分是“巳”;“漾”的右下部分是“永”。( ) 3.《燕子》这篇课文是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来写小燕子的。( ) 4.《燕子》一课一燕子为线索,是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飞行和停作业设计 歇、从南方赶来的顺序记叙的。( ) 二、 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色彩耀眼。 ( ) 2.轻轻滴擦过或拂过。 ( ) 3.间或,有时候。 ( ) 三、快来参加多音字的小魔术。 似sì( ) 圈quān( ) 似shì( ) 圈juàn ( )
4
的de( ) 落luò( ) 的dí( ) 落là( ) 板书设计 1燕子 一身羽毛 一对翅膀 外形美(活泼机灵) 一个尾巴 教学反思: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