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童谣在学习活动环节中的适当整合对活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童谣在主题活动中起的作用可以有区别,既可以作为环节推进的手段,也可以作为活动的总结和概括手段;既可以出现单一童谣,也可以多首童谣并存;既可以在活动开始时出现,也可以在中间或结尾出现;既可以是老师寻找到的现成的童谣,也可以是根据需要改编的,还可以是幼儿创编的。
手的本领可大了,通过儿歌《会说话的手》,让孩子说一说,想一想。 通过谈话,幼儿认识了手的作用,知道手能做很多事情。幼儿很快就熟练的学会朗诵儿歌,并很高兴的找好朋友勾手指头并说“我学会和你做朋友。”很多小朋友能大胆的说这句话。老师提问幼儿“你会用手做什么?”,并请幼儿用“我会用手……”说出手会做什么事情,很多幼儿很积极的参与,并大胆的完整的说“我会用手……。”“我会用手刷牙”“我会用手穿衣服”“我会用手叠衣服”等等。这个活动,我要求家长在家把幼儿用手能做的事情拍下来并冲洗出来,贴在卡纸上,并写上“我会用手……。”幼儿会根据照片上,说一说“我会用手……。”边说边配上动作。
五、整合活动后的反思
反思是教师在活动后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来分析、评价自己的教育行为的过程,反思活动对于教师专业化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恰当的反思对于以后的教育思想和行为有着推动作用。我通过对童谣与主题活动整合的反思,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活动《种树苗》教学反思:
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以感受、仿编等形式帮助孩子来理解童谣中的节奏,通过一个阶段的研讨活动之后,幼儿对节奏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在平时的运动和生活活动中孩子们也能用自己理解的节奏来表达表现。基于孩子对儿歌节奏的已有经验,而且在主题《春天到了》的活动中孩子也有了种植树苗和照顾树苗的经验,所以我借助童谣的手法,创编了比较有趣的儿歌《种树苗》,里面的语言具有一定的韵律性,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幼儿节奏的表现。
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今天故事中隐藏的儿歌,并且能
够说出来。在这个游戏中,幼儿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不仅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有一种成就感,而且有很多胆小的孩子也敢于大胆尝试,这样的环节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有了语言的感受,孩子们通过自选乐器伴奏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在节奏探究的过程中氛围显得宽松,无丝毫压力。
探索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实践证明童谣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整合是可行的,而有机的整合可以让教育的手段得到更多的优化,在以后的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童谣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整合,让童谣更好地渗透到幼儿园各领域。
荣获2013年市教育教学案例三等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