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作者:孟凡霞
来源:《教师·上》2018年第10期
摘 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怀,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精神文化层次。因此,要增强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能力,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既要为培育学生的人文思想与情怀提供更多的途径,又要引发他们对人文知识进行主动探索,从而确保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人文素养;精神情怀;知识培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5-30
作者简介:孟凡霞(1981—),女,山东临沂人,山东省临沭县郑山街道中心小学教师,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约束,课堂教学显得比较沉闷枯燥,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热情不够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基础性和根源性的教导作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高也十分必要,只有注重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才可以帮助他们对文化知识进行全面的认知和理解,进而提升小学语文课的课堂效果和教学成效。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的人文素养主要包含知识素养和精神素养,其中,知识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精神素养指的是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精神内涵的理解。从教学实际来看,有些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准确地领会到对学生实施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仅仅看重对学生知识素养的培育,忽略了学生精神方面的培养。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学生极其容易从小养成依靠教师灌输式教育的学习习惯,并且失去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热忱。 除此以外,小学语文的课程安排中缺少相应的人文实践活动,导致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能进一步地提高。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加入人文素养的培育,使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人文知识和素养,进而培育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热忱,为未来的语文课程的学习和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奠定坚实的根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策略 1.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人文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