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理论
一、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⑴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把很小一滴油酸滴在水面上,水面上会形成一块油酸薄膜,薄膜是由单层油酸分子组成的。在估算时我们忽略油酸分子的形状,把它简化为球形。测出一滴液体中油酸所占的体积V,
d?VS。
油膜的面积S,就能估算出油酸的分子直径
① 首先,配置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例如可以向1mL油酸中加酒精,直至总量达到
500mL。用注射器吸取这样的油酸溶液,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记下液滴的总滴
数和它们的总体积,这样便知道1滴溶液的体积了。例如,100滴溶液的体积是1mL,1滴
?2的体积就是10mL。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计算出一滴溶液中所含纯油酸的体积。例如,上
?5述数据中,1滴溶液含油酸2?10mL。如果把1滴这样的溶液滴在水面,溶液中的酒精将
溶于水并很快挥发,液面上的油膜便是纯油酸形成的。
② 先在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地洒在水面上。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1滴油酸酒精溶液,油酸立即在水面散开,形成一块薄膜。薄膜上没有痱子粉,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轮廓。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状。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计算轮廓范围内的正方形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把正方形的个数乘以单个正方形的面积就得到油膜的面积。
⑵ 分子的大小: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多数分子尺寸的数量级为10⑶ 阿伏加德罗常数:
?10m。
我们在化学课中学过,1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数量可以用阿伏加德罗
23?1常数来表示。1986年用X射线测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A?6.02?10mol。
典例精讲
【例1.1】关于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的科学依据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油酸薄膜看成单层的油酸分子组成 B.不考虑油酸分子间的空隙
C.实验需配置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其中的酒精可使油酸和痱子粉之间形成清晰的边界轮廓
D.将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
【分析】明确“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的实验原理:油酸以单分子呈球型分布在水面上,且一个挨一个,从而可以由体积与面积相除求出油膜的厚度,即可正确解答。 【解答】解:ABD、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我们的实验依据是:①油膜是呈单分子分布的;②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③分子之间不考虑空隙,由此可知,故ABD正确;
C、实验需配置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其中的酒精可使油酸和痱子粉之间形成清晰的边界轮廓,属于实验操作,不是本实验的科学依据,故C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例1.2】(2019?虎丘区校级一模)如图所示,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纸上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5mm,该油酸膜的面积是 2×10﹣3 m2;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1×10﹣6mL,则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5×10﹣10 m.(上述结果均保留1位有效数字)
【分析】在油膜所围成的方格中,先数出坐标纸上方格的个数,不足半个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即可统计出油酸薄膜的面积;根据d=??求出分子直径。
【解答】解:在围成的方格中,不足半个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共有80个方格,故油酸膜的面积为:
S=80×(5×10﹣3)2 m2=2×10﹣3m2 油酸分子直径为: d=
????
??
=
1×10?6×10?6
2×10?3
m=5×10﹣10m;
故答案为:2×10﹣3;5×10﹣10。
【例1.3】(2019春?鱼台县校级月考)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抽得1mL上述溶液,共有液滴5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20mm。则
(1)油酸膜的面积是 2.4×10﹣2m2 ;
(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 1.2×10﹣5mL ; (3)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5×10﹣10 m 。
【分析】(1)采用估算的方法求油膜的面积,通过数正方形的个数:面积超过正方形一半算一个,不足一半的不算,数出正方形的总个数乘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近似算出油酸膜的面积;
(2)一滴溶液的体积乘以溶液的浓度,就是1滴酒精油酸溶液所含纯油的体积; (3)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虑分子间的空隙,油膜的厚度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由d=??,求出油酸分子直径。
【解答】解:(1)采用估算的方法求油膜的面积,通过数正方形的个数:面积超过正方形一半算一个,不足一半的不算,数出正方形的总个数乘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近似算出油酸膜
??
的面积。故S=60×20×20mm2=2.4×10﹣2m2;
(2)每滴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V=50×104×10﹣6 m3=1.2×10﹣11m3=1.2×10﹣5mL; (3)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虑分子间的空隙,油膜的厚度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由d=??,则油酸分子直径:d=
??
1.2×10?112.4×10?21
6
m=5×10﹣10 m;
故答案为:(1)2.4×10﹣2m2;(2)1.2×10﹣5mL;(3)5×10﹣10 m。
【例1.4】(2019?高邮市模拟)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为A,N滴溶液的总体积为V.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均匀撒上痱子粉,将一滴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膜稳定后,在带有边长为a的正方形小格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正方形小格个数为X。 ①用以上字母表示一滴酒精油酸溶液中的纯油酸的体积为 ②油酸分子直径约为
??????????2?????? 。
。
【分析】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让一定体积的纯油酸滴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估算出油膜面积,从而求出分子直径;
油膜面积由正方形小格个数乘以每个方格的面积。
【解答】解:实验时做的假设为:将油膜看成单分子膜;将油分子看作球形;认为油分子是一个紧挨一个的;
①由题意可知,一滴酒精油酸溶液中的纯油酸的体积为: V0=
??????
。
②每一滴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为S=Xa2,所以油膜的厚度,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为: d=
??0??
=??????2。
????
????
????
故答案为:①??; ②??????2。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物体里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通常把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 ⑴ 扩散现象
从实验和生活现象中我们都会发现,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物理学把这类现象叫做扩散。 ⑵ 布朗运动
19世纪初,一些人观察到,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总在不停的运动。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首先在显微镜下研究了这种运动。下面我们来做类似的实验。
把墨汁用水稀释后取出一滴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碳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追踪一个小碳粒的运动,每隔30s把碳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直线把这些位置按时间顺序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类似右下图所示的微粒运动的位置连线。可以看出,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实际上,就是在短短的30s内,微粒的运动也是极不规则的。
布朗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呢?
在显微镜下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实际上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断地撞击微粒。如图为一颗微粒受到周围液体分子撞击的情景。悬浮微粒足够小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