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很容易,尼克。要看情况而定。”
他们坐在船上。太阳已升到了山顶。一只鲈鱼跃起,湖面荡开一圈波纹。尼克将手伸进湖水里。在早晨的清冽中,湖水显得暖暖的。大清早的湖面上,尼克坐在船尾,父亲划着船,他觉得他自己肯定不会死。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描写了尼克随父亲和叔叔到印第安营寨出诊的故事。在出诊中他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冰山一角,看到了人与人的不同,引起他对人生的思考。
B.故事从湖上开始——乘船出诊,也从湖上结束——出诊归来。湖是分界线,湖的这边是尼克熟悉的世界,而湖的那边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C.对印第安产妇的描述在文中只出现四处,但都浓墨重彩,展示了一个清晰、饱满的女性形象,一个面对难产的痛苦而坚持不懈、顽强的女性。
D.小说采用不动声色的叙述,在小说中不能直接找到作者的影子,只能感受到叙事者声音的存在,但在字里行间已将深沉的思想传递给了读者。
解析:选C。C项,“对印第安产妇的描述在文中只出现四处,但都浓墨重彩”错误,对印第安产妇的描写不是浓墨重彩,而是轻描淡写。
2.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尼克父亲的形象。
答: 解析:首先确定小说中尼克父亲的身份是一位医生,从小说描写他父亲用折刀为这位印第安妇女做剖腹产手术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作为医生医术精湛,处事从容不迫,有强烈的职业使命感、自豪感。其次,作为父亲,他带着尼克感受不同人的生活,在出诊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教育启发儿子,是尼克成长道路上重要的引路人。
答案:尼克的父亲是一位医生。他医术精湛,处事从容不迫,有强烈的职业使命感、自豪感。他善于适时教育启发儿子,是尼克成长道路上重要的引路人。
3.小说开头结尾画线处的描写暗示了主题,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解析:答题时要结合开头和结尾的画线句来理解分析主题。开头画线句中对尼克动作行为和周围环境的描写,体现了尼克内心的脆弱和天真;结尾画线句写早晨的湖水暖暖的,尼克单独坐在船尾,表现尼克在目睹生与死后,思想、心智都得到成长。由此前后对比,即可了解文章主题。
答案:开头“尼克依偎在父亲的怀里”的景象体现了尼克在蒙昧、困惑时期对父亲的依赖。“湖上很冷”是他内心脆弱的真实写照。结尾尼克独自坐在船艄,说明他摆脱了对父亲的
依赖。“在早晨的清冽中,湖水显得暖暖的”,是指尼克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晚,获得了对生命意义的新认识,从天真走向了成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女 人
[多米尼加]胡安·鲍斯
公路上空空如也,没有人,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细长的路伸向远方,像死人一样躺在那里。太阳犹如烧红了的大钢球,悬挂在公路的上空。
公路两旁是荒原,远处是荆棘丛生的山丘,偶尔有几只鸟,几只鹫鹰,落在仙人掌的顶端。只有这些远处的仙人掌,才给人带来一点生气。
在这条近乎死去一样的公路上,有一个女人,一开始只是一个小黑点,然后渐渐地变大。她穿着破旧的衣服,一动不动地躺在公路上,她不怕日头的暴晒,但孩子的哭喊却让她心痛,那孩子,全身巧克力色,他趴在母亲身旁,两只小手使劲地抓她。这个一丝不挂的小孩子感到灼热的公路很快就会把他的身体烤焦。
他们的家就在不远的地方,但是看不见在哪里。
奇克不停地向前走着,那个黑点也随之变大,他心想:“莫非是汽车撞死了一头驴。” 他向四下张望,只见一片荒原,远处是山丘。眼前还有一道干涸的河床,似乎在思念着几千年前流经这里的河水,远处,能稀稀落落地看见几株上面立着猛禽的仙人掌。
走到很近的地方,奇克才看出是一个人,还听清楚了孩子的哭泣声。
原来那个女人被丈夫打了,在他们仅有的那间像蒸笼的房子里,她男人扯着她的头发把她毒打了一顿。
“你这个臭娘们!今天我非打死你不可,我叫你不要脸!”
“怎么能怨我呢?契佩,没有人打这里经过呀!”那女人竭力争辩道。 “我让你嘴硬!” 说完又是一阵拳打脚踢。
孩子搂住爸爸的大腿。看见妈妈鼻子流血,吓得没命地嚎起来。
女人挨打的原因是她没有按丈夫的嘱咐卖掉羊奶,男人出门4天后回来,她当然拿不出钱来。她撒谎说奶坏了。其实,她把奶给孩子喝了,她宁肯不要那几个钱,也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挨饿哭叫。
她和孩子被赶出了家门。 “你再回来,我就打死你。” 女人躺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奇克带的水只够在路上喝两天,但他却泼在这个女人的头上,女人苏醒过来,他搀扶着她向草房走去,还从衬衣上撕下一条布给她擦净脸上的血。这时,契佩出现在小院子里。
“我不是说过了吗,不准你再回这个家!”
他被炽热的太阳夺去了理智,两眼冒火,好像根本没看见有生人似的就朝女人猛扑过去,就在他举手要打的时候,被奇克挡住了,于是两个男人之间展开了一场激战。
这是一场无声的搏斗,两人谁都不说话,只能听见拳脚声和孩子的哭喊声。
女人看见奇克卡住了契佩的喉咙,她丈夫的嘴慢慢地张开,闭上了眼睛,憋得满脸通红。 正在这时,她一眼看见门前的一块又黑又大的石头,她顿时觉得浑身都是力量。猛地举起那石头朝奇克的脑袋砸去,奇克立刻松开了手,双臂一张便无声无息地仰面倒在地上。
鲜血不停地往外涌,契佩愣愣地看着血泊映出的闪光。
女人用双手捂住嘴,两只眼睛瞪得老大,她披散着头发飞步跑了出去,她觉得双腿发软,她怕这时有人从这里经过,然而,长长的公路早已像僵死了一样,一个人也没有,唯有火辣..辣的太阳悬挂在空中,荒原的远处,依然是荆棘丛生的山丘和依稀可见的几株仙人掌。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奇克用仅存的一点水泼醒了女人,并搀扶女人回家,看到其丈夫打女人,又出手相助,说明奇克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
B.体力衰竭的女人在看到丈夫被奇克卡住喉咙的时候,“顿时觉得浑身都是力量”,这种爆发力表现了女人内心深处隐藏的坚强和勇敢。
C.“原来那个女人被丈夫打了”“女人挨打的原因”两处,作者运用了插叙手法,既交代事件发生的原因,又使得小说更加曲折有致。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作为叙述视角,作者可以客观叙述故事,把涉及不同人物的情节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使内容显得丰富而集中。
解析:选B。B项,女人长期遭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内心已经麻木,这种爆发力,只是妻子维护丈夫的一种本能反应,一种相对于是非判断的本能表现。
5.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为什么“他们的家就在不远的地方,但是看不见在哪里”。 答: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女人的身体状况,二是女人的精神感受。从女人的身体状况分析,她是被丈夫殴打后赶出来的,身体虚弱、意识不清,所以尽管家很近,但她看不见家在哪里。从女人的精神感受分析,她得不到丈夫的关爱和理解,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所以她看不见家在哪里。
答案:①女人被毒打且被赶出家门,天气酷热,她身体虚弱,躺在地上失去知觉,家虽不远,但她看不见家在哪里;②女人缺乏丈夫的理解与关爱,被丈夫毒打,甚至被赶出家门,感受不到来自家的温暖,所以看不见家在哪里。
6.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加点词“僵死”在文中有哪几重含义。
答: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自然环境、女人的家庭环境以及奇克、女人的命运等角度分析。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公路及远处的荆棘、仙人掌等,组成了一个了无生机的世界。从女人的角度分析,女人遭受丈夫的殴打并被赶出家门,她感觉不到生活的幸福;女人不被丈夫理解和关爱,精神上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从女人的家庭环境的角度分析,这个家庭里没有爱,被“僵死”的生活吞噬;从奇克命运的角度分析,“僵死”预示着奇克的死。
答案:①公路上没有人及其他东西,在荒原上显得纤细无力、没有生气,它和远处的荆棘、仙人掌、太阳等,组成了一个了无生机的世界;②丈夫的家庭暴力,使女人的生活没有幸福,没有出路;③长期的生活磨难,使女人的精神已经麻木,人已毫无生气,犹如僵死;④女人及其家庭都没有出路,都将被僵死的生活、世界吞噬;⑤预示了奇克的命运。
作业8 外国小说(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的一片。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上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立即将绳子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了。”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奥士高纳大爷,马朗丹先生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我不会相信他把这根绳子错当成了皮夹子。”
这位老农气呼呼地举起手来,表示以名誉起誓,再次说:“老天有眼,这可是千真万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