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联合国决定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科学领域 B.普及化学知识,宣传化学贡献,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C.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
D.让人们了解化学对社会作出的贡献,激发青少年学习化学的兴趣 2.下列玻酒精灯火
3.在家中,小明取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面粉 C.芝麻糊 D.植物油
4.纯净水不宜长期饮用。因为天然水中含有的硒等元素很难从食物中摄取,而在制取纯净水时,硒等元素也被除去。硒是人体必需的
A.蛋白质 B.微量元素 C.稀有气体元素 D.维生素
5.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I-127),以降
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核辐射中放射性碘(I-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I-131)原子中的中子数为78 B.碘(I-127)原子和碘(I-131)属于不同种元素 C.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 D.碘(I-127)原子和碘(I-131)原子的原子质量不同 6.下
7.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将汽车尾气中的
CO在低温下与氧气反应转化为CO2,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转化过程中的几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 B.反应中CO与O2的质量比为74
C.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
CO O2 四氧化三钴纳米棒 CO2
璃仪器中,可以直接在焰上加热的是
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D.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8.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B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C 地壳中含量最多是铝元素 D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9下列物质可以用作食品抗氧化剂的是 A 铁粉 B炭粉 C氯化钙 D 生石灰 10.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含有杂质 B.水中Ca、Mg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C.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D.在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速度比较快而且充分
1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12.下列常见生活用品中,所用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铝合金门窗 B.制作快艇艇身玻璃钢 C.用于气体电子打火机的压电陶瓷 D.用来包装食品的聚乙烯薄膜 1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氢气 大理石 B.生铁 稀盐酸 C.氮气 蒸馏水 D.二氧化碳 空气
14.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15.下列物质的鉴别仅用加水的方法不能实现的是
A.氯化钠和硝酸铵 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C.碳酸钙和硫酸钡 D.浓硫酸和稀硫酸 16.从下列图示可以了解的信息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是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乙图中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C.丁图表示钠元素显正一价
D.若“○”表示1个氧原子,则丙图表示两个氧原子
17.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 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A B C D 灭火实例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__]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灭火原理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隔绝空气或氧气 隔绝空气或氧气 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2+
2+
D.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18.据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进行饲养。“瘦肉精” 学名盐酸克伦特罗, 化学式为C12H18Cl2N2O,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下列对于瘦肉精认识不正确的是
A.每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35个原子 B.瘦肉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瘦肉精的相对分子质量277g D.瘦肉精属于纯净物 19.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熔化
20.将日常生活中一些化学信息归纳成有趣的“三要点”,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氢能源广泛推广有三大障碍:制取成本高、易泄漏贮存难、有毒 B.能提供热能的营养素有三种:蛋白质、油脂、糖类
C.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三大杰出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D.去油污的方法有三种:用汽油擦洗、用洗涤剂清洗、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洗涤 21.在化学实验中,下列数据不存在问题的是 A.用广泛pH试纸测某地土壤的pH读数为6.45 B.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读数为9.25mL C.用托盘天平称取28.84g的氯化钠固体
D.查阅元素周期表中,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01 2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①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以作为饮料饮用
②由于淀粉有遇到碘单质变蓝的特性,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 ③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重金属中毒现象 ④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⑤患有夜盲症的病人,多食用动物肝脏有利于视力回复 A. ②③ B. ③⑤ C.②⑤ D.①④
23.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粗盐时,应多加水尽量使溶液稀些,防止食盐溶解不完全。 B.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将滤液移至烧杯内加热浓缩。 C.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24.下列生产生活中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用硫酸铜溶液和烧碱配制波尔多液
B.被酸雨污染的农田及湖泊可洒石灰粉末,减轻其危害 C.氨水(NH3·H2O)涂在蚊虫叮咬后的皮肤上,可减轻痛痒
D.新买衣服先用水清洗以除掉残留在衣物上用作防皱整理剂的甲醛
25.同一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跟很多因素有关。实验室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20%的双氧水与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为使反应慢点进行而又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则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逐滴加入双氧水 B.加水稀释 C.减少双氧水的用量 D.降低温度 2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拇指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
B.用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时,在滴管伸入溶液前,要先捏紧胶头
C.配制10%的硫酸溶液时,在100mL量筒中加浓硫酸至10 mL,再加水至100 mL D.过滤时,将被过滤的液体沿玻璃棒注入漏斗,但玻璃棒不能靠在滤纸上
27.已知t℃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 g。在该温度下,将25 g 氯化钾固体加入到50 g 水中,充分溶
解,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86% B. 25% C.333% D.50% 28.右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中有分解反应 B.此过程中S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C.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D.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
2SO2+2CaCO3+O2=2CaSO4+2CO2
29.下列离子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SO4、Fe、Na、OH B.K、SO4、Cu、 NO3 C.Cl、K、SO4、Na D.Ca、C1、CO3、Na 3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非选择题(共40分)
31.(8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稀硫酸除铁锈:
▲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颜色是 ▲ (2)宇宙飞船上利用氢气、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作燃料电池
▲ 。该反应是将 ▲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3)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 ,该反应是 ▲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将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 生成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用 ▲ 试纸检验
32.(6分) 某天然矿泉水标签(已破损)如下,请认真阅读后填空。
-
+
2-
+
2+
-
2-
+
2-
3+
+
+
2-
2+
-
(1)标签中只有硫酸根离子符号被损毁,硫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应该是 ▲ 。该天然矿泉水中含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