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计算机网络及组网技术》第5阶段测试题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23:52: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计算机网络及组网技术》第5阶段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C 4、 B 5、 D 6、 D 7、 A 8、 A 9、 D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D A B D B B B B C B D A A B D B D A D D B A A A A C C A B A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B B C D D A C B A D D D A C A D

二、简答题

1、试比较交换机的存储转发方式和直通转发方式的优缺点。 存储转发方式:

1)转发前要对帧进行错误校验,因此出错的帧不会被转发,使带宽不会被浪费。 2)具有帧缓冲能力,因此允许在不同速率的端口之间进行转发操作。

3)帧完整地接收后才开始执行转发操作,因此传输延迟较大,并且随转发帧的长短而有所不同。

4)交换机内的端口缓冲区的大小是有限的,当负载较重时,帧会被丢弃。即负载较重时,其性能会下降。 直通转发方式:

1)转发前不进行错误校验,因此出错的帧也被转发,造成了带宽的浪费。 2)无帧缓冲能力,不能在不同速率的端口之间进行转发操作。

3)收到一帧最前面的目的地址就立即开始执行转发操作,因此传输延迟小,并且所有帧的转发延迟时间都是一样的。

4)无丢帧现象。性能不会随负载的轻重而变化。

2、广义的网络互连可以在那几个层次上实现?分别需要用到哪些网络互连设备? 广义的网络互连可以在网络体系结构的不同层次上实现,例如:

· 物理层:使用中继器或集线器在不同的电缆段之间复制位信号,在物理上实现同类局域网络不同网段的互连;

· 数据链路层:使用网桥或交换机在局域网之间转发数据帧,可以用MAC地址寻址,高效实现不同局域网络之间的互连与通信;

· 网络层:使用路由器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转发分组,用IP地址寻址,可以实现不同类别链路的网络互连,这也是因特网的主要技术基础;

· 传输层及应用层:使用网关提供更高层次的互连,用端口号或其他特定标识寻址,主要应用在不同类别的网络(例如:因特网与SNA的网间通信)的互连。 3、为什么说因特网可以在不可靠的网络层上实现可靠的传输服务?

因为因特网的网络层使用数据报通信,没有应答,重传等保证机制,所以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网络服务;因特网的可靠传输服务主要由TCP协议来完成,TCP协议不仅保证可靠传输,还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服务,这样TCP与IP协议的结合就可以完成可靠的网络传输服务。

4、为什么ARP查询要封装在广播帧中?为什么ARP的应答帧中需要包含特定的MAC地址? ARP模块运行在每个局域网上主机的网卡接口上,并在某个共享介质的因特网子网的范围内工作,在该子网内,所有主机(接口)的IP地址的网络号(netid)相同。由于工作范围局限于某个局域网内(不跨越路由器),所以所有的ARP查询只是在局域网内运行,不需要形成IP数据报,所以,ARP查询是封装在链路层帧运作的。而ARP的功能在于将特定的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所以先决条件是已知IP地址,后求MAC地址,所以在查询的MAC帧必定包含IP地址,并以广播的形式在局域网上传播,而应答帧(如果可能产生的话)则必定包含与该IP相关的MAC地址。

5、为什么大部分DNS应用都选用UDP作为传输层协议。

DNS不涉及具体数据的传输,不存在数据丢失的问题。如果,DNS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可以设置超时重发。DNS应用数据量并不大,但是应用频度很高,对带宽的要求不高。DNS对实时性有一定的要求,因为DNS服务效率的低下会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服务效率。综合以上因素,对大部分DNS应用都选用UDP作为传输层协议就不难理解了。 6、路由协议主要可以分那两大类,各自完成那些任务?

因特网是一个个局部的、区域的、国家的和国际的ISP“网络”互联而成的松散的联盟。实际上,在因特网中还有另外一种网络组织形态,那就是所谓的“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AS是由一组路由器组成的集合,处于同样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控制之下,并运行同样的路由协议。

在因特网中的路由协议则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运行在AS内部的,完成AS内部的路由选择;另一类则是运行在AS之间的,完成穿越不同AS的数据报的路由导向。

《计算机网络及组网技术》第5阶段测试题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rovp8irl53x5if1klmb9gaib47veh009o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