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讲义连载(18).docx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1:40: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会

计实务讲义连载(18)

【同步强化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发生的损益 , 应计入 ( ) A. 其他业务收支 B. 营业外收支 C. 财务费用 D. 管理费用

2.企业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土地上进行开发或建造房屋建筑物时,应将其账面价值(

)。 A、继续进行摊销 B、全部转入管理费用 C、转入长期待摊费用 D、全部转入开发成本或在建工程成本

3. 甲公司从2005 年 1 月 1 日开始分摊某专利权的价值, 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为 500 万元 , 摊销年限为 5年。2006年 12 月 31日该无形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为 210 万元,2007年末的可收回价值为160万元,则2007 年 12 月 31日 , 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 ) 万元。 A.160 B.140 C.200 D.230

4. 甲公司2000年1月1日购入一项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为500万元,摊销年限为10年。2004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8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无形资产原摊销年限不变。2005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 A.270 B.214 C.200 D.144

5. 企业在摊销无形资产时,应该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方对应的科目是( )。 A.投资收益 B.累计摊销 C.营业收入 D.无形资产

6.甲公司2005年1月1日某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为900000元,剩余摊销年限为8年,相关“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为20000元;2005年年末,经过测算,该项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净额为720000元;若持续使用该无形资产,可获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700000元。据此计算,甲公司2005年年末对该项无形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为(

)万元。 A.47500 B.50000 C.67500 D.70000

7. 企业有一项无形资产 , 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 , 且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 , 其会计处理方法是 A. 按不长于 5 年的期限摊销 B. 按不短于 5 年的期限摊销 C. 按不长于 10 年的期限摊销 D. 按不短于 10 年的期限摊销 E. 不摊销

8. 企业自行研发某项专利时所发生的各种研究费用 , 应计入

( ) 。 A. 长期待摊费用 B. 待摊费用 C. 管理费用 D. 无形资产的价值 10.某企业自创一项专利,并经过有关部门审核注册,获得其专利权。该项专利权的研究开发费为15万元,其中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8万元;发生的注册登记费

用2万元,律师费用1万元。该项专利权的入账价值为( )。 A.15万元 B.21万元 C.11万元 D.18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合同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 B、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 C、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二者之中较短者 D、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10年

2.下列有关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表述中,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的有( )。 A.无形资产后续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

用 B.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的价值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C.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的价值应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D.出售无形资产所得价款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E.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应自取得次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

3.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 )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A.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

量 B.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C.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

图 D.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E.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下列符合无形资产特征的有( )。 A.不具有实物形态 B.具有可辨认性 C.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D.使用年限一年以上 E.是企业使用而非出售的资产

5.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确认的无形资产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B.购置的无形资产应以实际支付的价格作为入账价值 C.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为开发和申请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支出 D.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E.无形资产的残值为零 (北京安 通学校提供)

6.按《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下列各种提法中正确的有( )。 A.无形资产可以采用直线法以外的方法进行摊销 B.无形资产应自取得次月起进行摊销 C.所有无形资产都应该进行摊销 D.无形资产应采用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法进行期末计价 E.无形资产摊销时应假定残值为零 7.下列各项中,会引起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 )。 A.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B.发生无形资产后续支出 C. 摊销无形资产

D.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 E. 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B.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无形资产研究费用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C.企业获得超额收益能力时说明商誉存在,因此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D.企业通过无偿划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和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都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E.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应计入无形资产账户

9.下列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中,符合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有

( )。 A. 提供现金折扣销售商品的,销售方按净价法确认应收债权 B. 存货采购过程中因不可抗力而发生的净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C. 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用于开发项目前按期摊销 D. 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将原发生时计入损益的开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

值 E. 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寿命孰低的期限内计提折旧 三、判断题

1. 如果无形资产在某个会计期末发生减值,则该期应当先计提减值准备,再进行本期摊销。( ) 2. 企业对于通过行政划拨取得且未入账的土地使用权,在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时,应按规定将补交的土地出让价款予以本金化,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 ) 3.如果长期待摊费用的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 4.企业的资产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一是该资产为企业获得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处理。(

) 5.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中对无形资产没有规定有效期限的,企业应按预计受益年限或者不长于10年的期限分期摊销。(

) 6.企业自行研究开发非专利技术,其发生的有关研究开发费用,在会计核算上一般应将其全部列作当期费用处理,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 7.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金额较大的应增加无形资产的价值,金额较小的可确认为发生当期的费用。 8.无形资产应以扣除了减值准备后的净值列示于报表中,而固定资产则要求单独列示其所对应的减值准备。(

) 9.大修理费用如果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可以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北京安 通学校提供) 四、计算分析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至2009年无形资产业务有关的资料如

下: (1)2003年12月1日,以银行存款30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不考虑相关税费)。该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 (2)2007年12月31日,预计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42 万元。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后 , 原预计使用年限不

变。 (3)2008 年12月31日,预计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29.8万元。调整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后,原预计使用年限不变。 (4)2009 年4月1日,将该无形资产对外出售,取得价款130万元并收存银行(不考虑相关税费)。

要求 : (1) 编制购入该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 (2) 计算2007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 (3) 编制2007年12月31日对该元形资

2019-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讲义连载(18).docx.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rpo058x7l6u75f0b3w102ra61x6wi01dg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