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三语文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竞赛试题定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 22:14: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三语文名言警句默写及综合知识竞赛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50分

一、填写下列句子中所缺的字.(每空1分,共15分)

1、匪我( )期,子无良媒。( )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 2、垆边人似月,( )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3、东船西( )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4、银瓶( )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5、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 )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6、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然秦以区区之地,至万( )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贾谊《过秦论》)

7、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 ) 。(周邦彦《苏幕遮》) 8、人生如梦, 一樽还( )江月(苏轼《赤壁怀古》) 9、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 10、悟已往之不( ) ,奚惆怅而独悲? 11、既窈窕以寻( ),亦崎岖而经丘。

1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 )薄,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13、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 )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1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 )妇。《赤壁赋》 二。按要求填写所缺的句子。(每空1分,共75分)

15、《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 _____, ________ ______ _ ”。

16.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鸟的句子,如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_________。__________,何枝可依”,李密《陈情表》中的“________ ___,愿乞终养”,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_____ ____,池鱼思故渊”,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 ___,猿猱欲度愁攀援”,“ _____ 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 ____ _______,愁空山”,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 ______ ___”,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 ___ ”;李清照《声声慢》“___________ , _________ ,却是旧时相识”。

1

17.人们在比喻“柔”的思想教育时,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话和杜甫“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的诗句。

18.谈到太平天国洪、杨内讧这段历史时,人们不禁会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浩叹。(曹植诗)

19.我国古典优秀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晚唐诗人杜牧根据飞骑送荔枝一事,只用“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两句14个字,便勾勒出唐明皇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20.《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 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21. 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 __________”,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_____ __________”,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 _______”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露从今夜白,_______ _____”,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 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2.从曹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文天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____ _______、_____ ____”,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看到了志士仁人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23.崇俭反奢,历来是我国诗文中的重要内容,《左传》中有“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的句子。请再以“俭与奢”为话题,写出司马光的名句:“______ ______,___ ______。”李商隐的诗句:“ ______ _,__ _____ _。”

24.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说坏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小就去做,干多了就会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要因为它小就不去做,再大的好事也是从点滴开始的。

25.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晏殊、柳永、辛弃疾词中所创造的三种境界,来说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_____ ______,_____ _ _”,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的企望和追求;“__ ______,_________ ___”,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执着专一的追求和献身精神;“______ _ ,____ ___,____ ____”,是一

2

种在学问、事业追求中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和欢乐。

2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27.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___ ____!”

28.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____ _ _ _____,____ ___ _____。

29.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_____ _ _____,______ ______。”

30.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1.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 __________ ____ _,______ ________ _。”

32、古诗中有很多佳句对写作具有启发指导作用,如:运用虚中见实表现手法、以无声衬有声,白居易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主张写作要从读书中获得渊博知识修养,杜甫写的“___________ ,_________ _ ”;强调读书与实践并重,陆游写的“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 ______ ”。

33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位置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有相似的两句,它是“___ __ _,___ __ __。”

34.请依次写出下列词牌中带有”愁”的词句。

(1)李清照《声声慢》: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李清照《一剪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李煜《虞美人》: 。

35.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苍凉,也有过孟浩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范仲淹一句“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 ______”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3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可用“______ _____ , 。”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

三.请根据解释写出相关的成语。(每个1分,共10分)

( )1。比喻舆论的力量极大,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 )2。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3

( )3、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之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 )4、指装模作样,活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 )5、比喻最先做某种坏事或首开某种恶劣风气之先的人。 ( )6、读书总有好处。

( )7、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 )8、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 )9、指架柴车穿破衣服去开辟土地,后形容创业艰苦。 ( )10、从来没有人做到的,空前的。 四、解释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含义。(每个1分,共10分)

5.怨天尤人( ) 6.偃旗息鼓( )7.越俎代庖( )8.未雨绸缪( ) .....9.万马齐喑( )10.惟妙惟肖( ) ..五。写出成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每个1分,共10分)

1.投笔从戎( )2.凿壁借光( ) 3.指鹿为马( ) 4.纸上谈兵( ) 5.精忠报国( )6.闻鸡起舞( ) 7.鞠躬尽瘁( ) 8.卧薪尝胆( )9.破釜沉舟( ) 10.乐不思蜀( )

六、选择题(每题1分, 共30分)

1.古代男子年20岁行“( )”,女子年15岁行笄礼 ,以示成年.

2.“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是一幅写给( )岁老人的寿联。

3.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中,“( )”表示最大,“( ) ”表示最小。 4.“入则孝,出则悌。”“孝”指善事父母,“悌”指善事( ) 。

5.我国古代把农历每月初一叫( ),十五叫( ),月末一天叫( )。 6“诗经六义”,分别是风 、( ) 、( ) 、( ) 、 ( ) 、( )。 7.古代授官称为拜、 除,降官贬官叫( )或( ) 。 8.陕西省的华阴位于华山的( )面。

9.我国古代造字有“六书”之说,“六书”是( ) 、( ) 、( ) 、 ( ) 、( )和假借.

10.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 宫 、( ) 、( ) 、( ) 、( )。 11.《张衡传》中的\遂通五经,贯六艺\其中”六艺”是指礼 、( ) 、( ) 、( ) 、 ( ) 、( )六种技艺。

4

1.恣行无忌( )2.自惭形秽( )3.孜孜不倦( ) 4.栉风沐雨( ) .....

高三语文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竞赛试题定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rrea17g8p6trx01723y3gzju6vsv000dh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