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天地物君
单元备课指南
本单元由《天地四季》、《物中珍品》和《古代帝君》三篇课文组成,分别从天地云雨、人间物产、帝王明君三大方面引入,《天地四季》概括了天地、日月、星辰以及四季交替和雨露云霜的相互变化;《物中珍品》详细介绍了珍贵、稀有、富饶的人间自然物产,果菜佳品以及大海、河流、鱼儿和众鸟等;《古代帝君》讲述了远古以来广布仁德的贤帝明君、将相大臣。
教师备课时应熟读课文,充分了解本单元的内容构成,理解每句含义,用最通俗的方式讲给学生听,掌握内容中所蕴含的故事,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1. 天地物君
教学内容
学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冬收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教学目标
1. 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 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读促学、以读带学,粗通文意。 难点:在读中体悟“宇宙洪荒”的意象。 课前准备
1. 录制配乐故事:《盘古开天地》。 2.《千字文》(片段)朗读录音。
3.古琴乐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播放正文“经典链接”中《盘古开天地》(见《千字文》第14页)的故事。
(2) 故事听懂了吗?有意思吗?古人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动听的韵律歌。这本《千字文》,它由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组成,读起来也非常动听,老师请大家听一听好吗?
(3) 播放《千字文(片段)》录音。 (4) 指名谈谈听后的感受。
(5) 过渡:《千字文》四字一句,读起来就像一首诗,让我们觉得像歌一样委婉动听。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念一念,感受它的韵律美,好吗? 二、初读感知。
1. 对照拼音读一读。
(1)(出示带拼音的字幕)有些字大家可能没见过,但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自己练习一下,读得好的同学等会儿老师请他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 指名读,相机正音,重点指导“宙”、“洪”、“荒”、“盈”、“昃”、“辰”、“宿”的读音。
2. 参考注释看一看。
(1)看一看课文下面的注释,小组内开火车一句一句的读一读。 (2)再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能做到流利的朗读吗?有困难就多读几遍。 3. 自己尝试讲一讲。
同桌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句子或词是什么意思,能说多少是多少,不理解的字、词、句或问题可以圈出来准备问老师。
三、熟读悟意。
1. 默读,想一想,你读懂了哪句话? 2. 指名交流:你是怎么读懂的? 3. 游戏:我说意思,你猜原句。
4.结合平时了解到的宇宙知识,把脑海中宇宙的样子画下来。 5.关于这部分千字文还有一个神话传说,讲故事《神农播五谷》。 6.总结:(出示投影)学了这则千字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四、诵吟知韵。
1. 同学们读得真棒,字音全都读准了,但要读得再好一点儿还要注意四个小标点呢!逗号和句号在提醒我们要注意停顿,我们读的时候可要注意呀!如果
读音准确,声音响亮,注意停顿,这样读起来就更好听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2. 发现“黄、荒、张、藏、阳、霜”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韵母都是ang,这四句都是押ang韵。大家把古文的声韵美读出来了!古人读书时常常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我们也学他们的样子来读读吧!
3. 师带领学生摇头晃脑读。师带领全班学生按节奏拍手读(节奏:xxxx/xxxx/xxxx/xxxx/)。男女生合作,按节奏拍手对读。全班手脚合作打节奏读(例:天 地 玄 黄 宇 宙 洪 荒 拍手 拍手 踏脚 踏脚/ 拍手 拍手 踏脚 踏脚)。
4. 古代的文字真是精妙,既有好听的韵脚,也有规律的节奏,这就是韵律美。
5.背诵、吟诵练习。 五、导之以行。
1.结合文中故事,描述粮食劳作过程,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增进对劳动的珍重和对粮食的珍惜之情。
2.积累:“天”“地”“日”“月”“星”这五个字常常出现在成语里,比如“开天辟地”“日积月累”“披星戴月”。
3. 作业布置。
(1) 把今天学的五句内容背给爸爸妈妈听。
(2) 爷爷奶奶种菜种豆的时候,你也去播种一粒种子,然后培育它长大。 板书设计
1. 天地四季
天地 宇宙 日月 辰宿 寒暑 秋冬 云雨 露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