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新课程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全册知识
归纳
一、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取的热量,叫反应热。包括燃烧热和中和热。 电离 : 注意: 水解 : 吸热反应的发 生不一定需要 常见的吸热反应: 行。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aCO3== CaO + CO2
生产水煤气:C + H2O == CO+H2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C+CO2=2CO
燃烧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注意:
常见的放热反应: 酸 碱中和反应 放热反应不一定常温下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就自发进行,可能需要 CaO(Na2O、Na2O2)与水的反应 加热或点燃条件。 浓酸与强碱溶于水 2、焓变:在恒温恒的焓变。
符号:用ΔH表示 单位:kJ/mol
放热反应:ΔH= —QkJ/mol;或ΔH<0 吸热反应:ΔH= +QkJ/mol;或ΔH>0
3、反应热产生的缘故:
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吸取的能量与新化学键生成所放出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讲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
〔1〕需注明ΔH的〝+〞与〝—〞,〝+〞表示 ,〝—〞表示 ;比较ΔH的大小时,要考虑ΔH的正负。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 l、s、aq
〔3〕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因此,能够是整数也能够是分数,但系数与ΔH的值一定要相对应。
〔4〕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但中学化学中所用ΔH的数据一样差不多上在101kPa和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专门注明;
〔5〕关于可逆反应,其ΔH同样要与系数相对应,但假设按系数投料反应,那么由于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其反应热的数值会比ΔH的数值要小。 三、燃烧热、热值与中和热:
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取或放出的
热量称为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如NH4Cl与Ba(OH)2?8H2O 加热才能进
1.燃烧热:在1atm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物质完全燃烧是指含有的氮元素转化为N2〔g〕,氢元素转化为H2O(l),碳元素转化为CO2(g) 2、热值:在1atm下,1g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热值。〔糖类、脂肪、蛋白质中热值最高的是脂肪〕
3、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无沉淀或气体生成〕的反应热。
H+〔aq〕 + OH-(aq) == H2O(l) ; △H= —57.3kJ/mol 注意:〔1〕稀硫酸和稀Ba(OH)2反应生成1molH2O时:
〔2〕浓硫酸的稀NaOH反应生成1molH2O时:
〔3〕有稀的弱酸或弱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 四、反应热的测定:
1、用量热计进行测定〔具体见课本P6〕
2、盖斯定律及其应用: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依旧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
例题: 科学家盖斯曾提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那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利用盖斯定律可测某些专门反应的热效应。
① P4(s,白磷)+5O2(g)=P4O10 (s) △H1=-2983.2kJ/mol ② P (s,红磷)+5/4O2(g)=1/4P4O10 (s);△H2=-738.5kJ/mol
那么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相同的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 ;白磷的稳固性比红磷 〔添〝高〞或〝低〞〕。 例题:在298K时,C〔石墨〕、CO(g)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石墨〕+O2(g) == CO2(g) △H1=-393.5kJ/mol CO〔g〕+1/2O2(g) == CO2(g) △H2=-283.0kJ/mol
试求反应C〔石墨〕+1/2O2(g)== CO〔g〕的焓变△H3 3、利用键能进行运算:
例题:.CH3-CH3→CH2=CH2+H2,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试运算该反应的反应热。
化学键 五、能源:
1、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缺点: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利用率低,污染环境。 2、新能源:太阳能、氢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特点:资源丰富、可再生,无污染或少污染。
六、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1、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反应原理比较:
原电池:将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分开在两极上进行,使电子的转移通过导线定向移动形
成电流,从而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变。
电解池:利用外电源使氧化还原反应〔一样不能自发进行〕分开在两极上进行,从而将电能
转化为化学能。
2、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构造比较: 装置 原电池 电解池 C-H C=C 615.3 C-C 347.4 H-H 435.3 键能〔kJ/mol〕 414.4 组成 条件 1、两个爽朗性不同的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的电路 1、两个电极〔爽朗性可同也可不同〕; 2、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 3、直流电源; 4、闭合回路 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阴离子〔或活性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名 称及电 极反应 负极:电子流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电子流入,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能量转化 典型装置 及电子和 阴阳离子 的流向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常见的原电池 铅蓄电池 银锌电池 燃 氢氧燃料料 电池 电 甲醇 池 熔融盐燃料电池 负极反应 2CO+2CO34e== 4CO2 2—-正极反应 原电池总反应 Pb+PbO2+2H2SO4=2PbSO4+H2O Zn+Ag2O=ZnO+2Ag 2H2 + O2 == 2H2O 介质酸碱性 酸性 碱性 酸性 碱性 锌锰干电池 Zn+2MnO2+2H2O=2MnO(OH)+Zn(OH)2 碱性 2CO+O2 == 2CO2 碱性 Li2CO3和Na2CO3熔融盐 铝、空气、海水电池 4Al+3O2+6H2O=4Al(OH)3 (实质为金属的吸氧腐蚀) 海水 注意:蓄电池要注意充电和放电的方向;蓄电池在充电时与电源连接方式:正接正、负接负。 4、电解规律:
〔1〕阴阳两极的放电顺序:阴极: 阳极:
〔2〕常见的电解类型〔阴阳极均采纳惰性电极〕: 类型 电解电解质型 电解水型 实例 HCl H2SO4 NaOH NaCl CuCl2 阴极反应 阳极反应 总反应 复原原溶液 Na2SO4 放氢生碱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