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宏观经济学原理复习重点-(1)仅供参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5 16:53: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为无限大,人们不再投资或购买债券,而大量持有货币。这就意味着货币掉进陷阱里,即L2迅速增加。利率为r1时,L2为无限大,这就是凯恩斯陷阱。对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假定用L代表总货币需求,称为流动偏好,则可得下式:121(y)2(r)。 21、货币从中央银行进入商业银行,只是货币供给的开头。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流出来的货币的运作才形成完整的货币供给机制,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信用的创造和货币的创造。货币乘数(D表示存款总和,R表示原始货币供给)。

22、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增加,促使利率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促使利率提高。 23、费雪方程式或交易方程式:或 (M代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加权平均后的一半物价水平,y代表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

24、货币需求就是人们愿意在手中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对商品和劳务的支配力。这种货币需求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①、财富的总额;②、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③、货币的效用。

第五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25、投资函数的形式:(r)0(此处是零不是欧) (I代表投资量,I0代表自发投资,r代表利率,d用来反映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如果投资对利率越敏感,即d越大,反之越小)

26、曲线的斜率:两经济部门条件下,曲线的斜率公式为:-((1));三经济部门条件下,曲线的斜率公式为:-((1-(1)b))。 27、曲线的斜率: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在货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向同方向变动。即利率高则国民收入高,反之,则国民收入低。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即,整理后为()-(),,曲线的斜率为。

28、曲线的移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使曲线向右移动,表示既定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较低的利率结合实现了货币市场的均衡;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使曲线向左移动,表示既定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较高的利率相结合实现了货币市场的均衡。

29、财政政策及其挤出效应: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应取决于挤出效应,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曲线和曲线的斜率。

30、货币政策及其效应: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造成国民收入增加;同理可说明,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

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1、总需求、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全体消费者、生产者、政府以及国际市场对国民经济中范围广大的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函数可表示为:(P),当一般价格水平P提高时,均衡国民收入Y就减少;当一般价格水平P下降时,均衡国民收入Y 就增加,二者的变动方向相反。

21、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答:引起总需求增加的因素有:利率下降、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汇率下降、预期资本边际产出增加、货币量增加等等。 引起总需求减少的因素有:利率上升、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汇率上升、预期资本边际产出减少、货币量减少等等。 22、总供给曲线的三种情况:①、凯恩斯总供给线段表示资源远未充分利用,价格不变,但总供给量可以增加;②、常规总供给线段现被认为是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一般情况,它表示资源尚未充分利用,价格和供给量同方向变动;③、古典总供给线段表示资源已经充分利用,不管价格如何变化,总供给量不变。 23、宏观经济均衡的三种情形(见课本P129-130)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 24、充分就业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即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另一种是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的,如果空缺职位总额恰好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就是充分就业。

25、稳定价格是指稳定价格总水平,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 26、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27、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定,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 28、财政政策工具

答:西方政府调整其收入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 29、赤字与公债

答:财政赤字是国家的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弥补赤字的途径主要有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公债作为政府取得收入的一种形式起到了弥补财政赤字的作用,但政府发行公债毕竟是一种负债,与税收不同,发行是要还本付息的。 30货币政策工具

答: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三种。

31、西方财政政策在运行中的困境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 答:第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第二,有些财政政策的实施会遇到阻力;第三,财政政策会存在“时滞”;第四,公众的行为可能会偏离财政政策的目标。

第八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原理复习重点-(1)仅供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rzrc4tijo3gznb0gt563y3j84vsq000afy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