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奏师生同堂评改作文的“三步曲”
摘 要:纠结于初中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心痛于教师评改作文的辛苦,慨叹作文评改的收效甚微,经过反复的探究、实践与总结,逐步摸索出初中作文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同堂评改作文的课堂建构,即师生同批同改—小组合作互动评改—个人自主评改。既重视“评”的指导性,又重视“改”的实践性,更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探究的热情。在这种课堂建构中,师生同评同改、由评到改,既让学生享受了评改作文带来的成功乐趣,又扩大了作文评改的影响力,提升了作文评改的价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写出像样的文章来。
关键词:作文 同批同改 互动评改 自主评改
在初中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从写作前的指导到课后的评改,煞费苦心,不敢怠慢,尤其是在评改环节,他们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力求将学生的习作改得近乎完美,但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笔者认为,还是在作文评改的时候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其主动参与意识。教师总是大包大揽、孤军奋战,学生被动聆听,对教师的劳动成果无动于衷,甚至熟视无睹。这样的独角戏如何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为什么不能将作文的评改也搬到课堂上来,与学生一起探讨存在的问题呢?
在现实的摸索与实践中,笔者渐渐探索出了这样一条较有成效的作文评改之路:师生同批同改—小组合作互动评改—个人自主评改,在此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师生同批同改——一石激起千层浪
师生同批同改是指师生共同合作探究,既倡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教师可以放手给学生,但也要给学生指明方向,不能让他们成为无形散沙。也就是说老师课前要做足相应的准备,筛选出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如审题不清、扣题不严、详略不当、题材老套等。课堂上老师列出这些问题,然后抛砖引玉式地启发诱导,引出学生一触即发的感受,促其畅所欲言。笔者常常会以这样的方式开头:“同学们,老师课前认真阅读了你们的作文,发现这次作文中存在这样几个普遍的问题(多媒体出示),不知道这些问题,你有没有注意到?你觉得应该怎样修改呢?请大家一起看这篇作文(出示有典型问题的习作),自由谈谈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先写下来,再发言。” 在老师的开场白激发下,师生面对面自由谈话,同评同改,由评到改,有一说一,交流碰撞。学生语言各异、内容各异、描写角度各异,犹如智囊团,各有千秋,改了还要再改,好了还求更好,每个人都不想落后,都努力着、策划着,真可谓精彩纷呈。再加上教师随时启发诱导、点拨提升:这儿可不可以加上抒情的语句呢?这儿对父亲的眼神能不能再做更详细的描写呢?可不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呢?……于是,一个个精彩的片段新鲜出炉,学生充分享受到了作文评改中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的一份份文化大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