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一二章 第一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文科)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5 12:49: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一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文科班)

一.本章学习目标

二.考点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的点叫质点.

2.意义:为了使研究问题简化而引入的一个 物理模型.

3.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 、 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4.物体可视为质点的三种情形

(1)物体的各部分运动情况都 (平动),如从斜面上滑下来的木块.

(2)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位移远远 物体本身的大小.如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 效果时.如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在研究其沿斜面运动的位移、速度、时间等问题时,均可看作质点.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中的地球不能看成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成质点 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成质点

C.研究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张怡宁打出的乒乓球时,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

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 (二)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 的另外的物体. 2.对参考系的理解

(1)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为了观测方便和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一般以 参考系. (2)同一运动选择不同参考系时,其运动情况可能 .

(3)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 (4)构成要素:

练习2.2010年11月12日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潮流”火炬传递活动在广州圆满结束.观察图1-1-1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旗杆和甲、乙火炬手在同一地区)( ) 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

C.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

(三)位移与路程

1

位移 路程 位移表示质点的 变化,它 路程是质点 定义 是质点由 指向 的长度

的有向线段 区别 联系 (1)位移是矢量,方向由 位置指向 位置 (2)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 (1)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 路程 (2)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 路程 练习3.从高为5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 m处被接住,则这段过程中( )

A.小球的位移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 m B.小球的位移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 m C.小球的位移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 m D.小球的位移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 m (四)速度和加速度 1.速度

x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 与所用时间的比值.v=,单位:m/s,方向:与物体

t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率: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 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3)速率:运动物体速度的 ,是标量

练习4..时速达到350公里的郑州到西安的高速客运专线开始运营,方便了人们出行.已知郑州到西安线路全长505公里,列车总长200 m,动车组运行时间约2小时.根据上述信息可知

A.由于动车组列车总长200 m,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不能视为质点 B.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率约为250 km/h C.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度约为350 km/h

D.由题目信息不能求出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度 2.加速度

Δv

(1)定义式:a= (2)物理意义: Δt(3)方向:与 相同,单位是 (4)对加速度的理解

①.从公式可知,加速度就是 ,加速度大,意味着 ,并不表示速度大. ②.只要物体的速度在变化,就说明存在加速度;反之,有加速度,物体的速度就在变化. ③.当 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 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因此,判断物体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要看 ,而“增大”或“减小”的快慢就要看 . 注意:

练习5.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是( )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 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中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转动

2

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尽管空间站匀速转动,加速度也不为零 (五)匀速直线规律的应用

1.匀速运动特征:轨迹为直线,在任意相等的时间,位移相等. x2.规律描述 (1)公式:v=,x=vt. t(2)图象

练习6.一次演练中,一艘鱼雷快艇以30 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匀速逃跑的敌 舰.当两者相距L0=2 km时,以60 m/s的速度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1=50 s,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爆炸的火光,求敌舰逃跑的速度v1多大?

上题中艇长发现敌舰受击后,仍在继续匀速逃跑,于是马上发出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的速度发射后,又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求第一枚鱼雷击中后,敌舰逃跑的速度v2为多大?

三.巩固训练

1.在下列各运动物体中,可当做“质点”的有( )

A.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是否优美 B.确定远洋航行中的巨轮的位置

C.研究运行中的人造卫星的公转轨迹 D.比较转动着的砂轮上各点的运动情况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D.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改变量大,其加速度一定大 B.物体有加速度时,速度就增大 C.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一定大 D.物体速度的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 4.关于物体的下列运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 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改变 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速度保持不变

D.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小时速度最大 5.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方向为正,速度的变化可能为负

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C.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6.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A.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3

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7. 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它们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 ) A. vA=vB=v

C

B. vA>vB>v

C

C.t0时刻之前A一直在B、C的后面 D.A的速度一直比B、C的要大

8.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9.对以a=2 m/s2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意1 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 m/s B.第n s末的速度比第1 s末的速度大2(n-1)m/s n

C. 2 s末速度是1 s末速度的2倍 D. n秒时速度是秒时速度的2倍

2

10.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1-1-11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11.如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B.0~2 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

C.0~1 s内的加速度大于2~4 s内的加速度

D.0~1 s内的运动方向与2~4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12.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称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为“速度”.下列所说的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____ ____,指瞬时速度的是____ ____.(选填字母序号) A.百米赛跑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达到9.5 m/s B.提速后,列车的运行速度达到150 km/h C.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 m/s

D.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 E.子弹以800 m/s的速度撞击到墙上

12.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先以4 m/s运动8s,又以6 m/s运动了12m,全程平均速度是? 13.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的距离,第2 s内和第3 s内各通过20 m的距离,第4 s内通过15 m的距离,第5 s内反向通过10 m的距离,求这5 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及后2 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4

第一二章 第一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文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sanv166gw7f1wl0kij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