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国际因特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20万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将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元素 B.铁单质 C.四氧化三铁 D.三氧化二铁 2.铝的抗腐蚀能力强的原因是( ) A.铝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B.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铝的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D.铝有较强的还原性
3.铜粉中含有少量的铁粉,最佳的除铁办法是( ) A.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B.在空气中灼烧 C.高温下加热并通入氢气 D.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 4.在茶缸和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的目的是( )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 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C.防止铁生锈且美观 D.美观和杀菌消毒
5.如下图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放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型管的胶塞塞紧,U型管内液面处于同一高度.数天后观察U型管内的水面( )
A.a比b高 B.b比a高 C.一样高
D.U型管中的水从b管中全部溢出
6.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质量相等的烧杯,其中盛有等质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如果分别将下列四组中的两种物质放入左右两个烧杯内,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
A.等质量的锌和铜 B.等质量的铁和铜
C.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后烧杯中两种金属均有剩余) D.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后烧杯内酸都有剩余)
7.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如冶铁、炼钢、湿法炼铜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它们最早发现的朝代依次是( ) A.春秋、战国、宋代 B.宋代、战国、春秋 C.宋代、春秋、战国 D.春秋、宋代、战国 8.生铁和稀盐酸反应后会留有残渣,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 A.氯化亚铁 B.三氧化二铁 C.碳 D.铁
9.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 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利用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反应,能够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Fe、CuCl2溶液、Ag B.FeCl2溶液、CuCl2溶液、Ag C.FeCl2溶液、Cu、Ag D.Fe、CuCl2溶液、AgNO3溶液
二、填空题
1.用铁桶盛装硫酸铜溶液时,铁桶很快出现漏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性能不同,用途也不同.在你所知的物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生铁制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钢制成的. 3.迎香港回归,在《南京条约》议约地——南京下关区静海寺敲响了“警世钟”,铸造该钟采用的主要金属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此金属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层建筑都采用铝合金门窗而不采用钢门钢窗,铁制的舰船外面需涂油漆而铝合金制的飞机却不用,解释两个事例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下图所示,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铜球和锌球,这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
(1)杠杆向________(左或右)倾斜. (2)________(左或右)杯中溶液密度大.
6.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振荡可以产生静电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在石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铁链,这是利用铁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7.现有A、B、C三种金属,已知A能将C从它的溶液中置换出来,B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A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___.
8.我国古代的“药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误认为是金子,冶炼方法如下: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C)混合加热到800℃左右,即可得到金光闪闪的“药金”,冶炼过程中除发生ZnCO3
高温ZnO+CO2↑外,还有另外两个反应发生,这两个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合金”的观点看“药金”是由________组成的.
9.在硫酸铜、硫酸锌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之充分反应后铁有剩余,过滤,则滤液中有__________________,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镁、铁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较广泛的用途.如:(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造镁闪光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转化为氯化亚铁,起到补血的作用,试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______.
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C 5.A 6.C 7.A 8.C 9.C 10.A 二、1.铁和硫酸铜发生了化学反应 Fe+CuSO4
FeSO4+Cu
2.暖气片、铁锅 菜刀、锯条
3.铜 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H之后,化学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 4.①铝的密度小而轻,钢的密度大而重
②铁易生锈,需有一层保护膜,而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保护铝不再进一步氧化
5.(1)左 (2)右 6.容易导电 7.B>A>C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夯 实 基 础
1.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①CuCl2 ②FeCl2 ③MgCl2 ④FeCl3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临沂】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 Y Z B.X Z Y C.Y Z X D.Z Y X 3.【·连云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Ag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C.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4.【·宿迁】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 )
A.Zn、NaCl、CuCl2(过量) B.Fe(过量)、Cu(NO3)2、AgNO3 C.Fe(过量)、KNO3、CuCl2 D.Cu(过量)、FeCl2、HCl 5.【·海南】英国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是燃素说的信仰者。1766年,他用铁、锌、锡等六种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作用制得“可燃空气”,并将其表示为:
烧渣+φ+酸===烧渣+酸+ φ
金属 盐 “可燃空气”
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空气”是从金属中分解出来的 B.上述六种金属包括铜 C.“可燃空气”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6.【·呼和浩特】已知2Fe(NO3)3+Cu===2Fe(NO3)2+Cu(NO3)2。向硝酸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不含铁,滤液中含有硝酸铁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不含硝酸铁,可能含有硝酸铜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
D.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铁和硝酸铜 7.【·娄底】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5 g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入5 g铁粉,充分反应后,两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则此时天平( )
A.偏向左边 B.偏向右边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8.根据下面部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
图K15-1
(1)上述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按年代最早被广泛使用的金属是________。 (3)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 Y(NO3)2+2Z; 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
则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______(填字母)。 A.Cu、Hg、Ag B.Fe、Cu、Ag C.Mg、Zn、Fe
能 力 提 升
1.【·玉林】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下列图像能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图K15-2
2.【·十堰】分别将不同质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Fe(NO3)2、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在不同情况下有关滤渣或滤液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滤渣一定含有Ag、Cu、Fe,可能含有Zn
B.当滤液含两种溶质时,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Fe,一定不含Zn
C.若滤渣中有红色固体,滤液一定含有Zn(NO3)2、Fe(NO3)2,一定不含AgNO3、Cu(NO3)2 D.若向所得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滤渣一定含有Ag,可能含Cu,一定不含Fe和Zn
3.【·青岛】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请填写下列空格。
(1)若滤渣中有镁粉,则滤渣中除镁粉外还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 (3)若滤渣中没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4)反应后得到滤液的质量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前所取废液样品的质量。
4.【·大庆】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都有重要作用。现有A、B、C三种金属,A、B可溶于盐酸,C不溶于盐酸,将A投入BCl2溶液中可发生反应:A+BCl2===ACl2+B。
(1)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与金属置换反应规律相同,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也有类似的规律,根据下列反应: Cl2+2NaBr===Br2+2NaCl; Br2+2NaI===I2+2NaBr。
(2)Cl2、Br2、I2单质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