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汇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0 16:23: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28.

⑴ 数据流图基本成分:外部实体/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

⑵ 数据字典的条目:数据项(离散/边缘)/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外部实体。

⑶ 数据字典的作用:按各种要求列表/相互参照,便于系统修改/由描述内容检索名称/一致性检验和完整性检验。

⑷ 数据字典的编写有手工编写和计算机辅助编写两种方式。

129.实体联系图的基本成分:实体、联系、属性 。

130.结构化语言使用的语句类型只有三种:祈使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

131.系统说明书的基本要求:全面、系统、准确、详实、清晰地表达系统开发的目标、任务和系统功能。

132.

⑴ UML特征:可视化、构造、文档化,目的是建模,建立的模型有三要素:事物/关系/图。

⑵ UML中的事物

① 结构事务:类、接口、协作、用例、活动类、组件、结点。

② 行为事务:交互、状态机。

③ 分组事务

④ 注释事务

⑶ UML中有种关系:依赖、关联、泛化、实现。

⑷ UML中的图:用例图、静态图、行为图、交互图(时间-顺序图 上下级关系-合作图)、实现图(依赖关系-组件图 物理体系结构-配置图)。

133.信息系统设计

⑴ 系统设计目标

① 可靠性:

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可靠性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平均维护时间(MTTR)↓

② 较高的系统运行效率:体现在 处理能力/处理速度/响应时间 影响因素 系统硬件结构影响/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质量影响。

③ 可变更性

④ 经济性

⑵ 系统设计的原则:系统性、简单性、开放性、管理可接受、其他。

⑶ 系统设计内容

① 总体设计:系统总体布局(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系统资源配置设计方案)、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

② 详细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

③ 其他设计任务:系统标准化设计、描述系统设计结果、拟定系统实施方案。

⑷ 模块包括输入和输出、逻辑功能、内部数据、运行程序4部分。

模块特点:抽象性、信息隐蔽性。

⑸ 结构图组成部分:模块、调用、数据、控制信息。

① 深度:模块结构图的层数,反映系统大小。

② 宽度:一个层次上的模块总数,反映系统的复杂程序。

⑹ 系统总体布局指系统的平台设计,即系统类型、信息处理方式设计、网络系统结构、软硬件配置、数据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设计。

① 系统总体布局要求:易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变更性、可靠性好。

② 系统总体布局考虑方面:系统类型(集中式或分布式)、处理方式、数据存储(分布或集中)、网络结构、硬件配置、软件配置。

134.计算机处理方式:批处理、联机实时处理、联机成批处理、分布式处理方式、混合使用各种方式。

135.软件系统结构设计的原则:分解-协调原则、信息隐蔽和抽象的原则、自顶向下原则、一致性原则、面向用户原则。

136.功能模块设计原则:

系统分解有层次;

适宜地系统深度和宽度比例;

模块大小适中(50-100,<500);

适度控制模块扇入扇出(3-4,<7);

较小的数据冗余 。

137.

⑴ 代码功能:唯一标识/分类/排序。

⑵ 代码种类:顺序码/区间码/助忆码/缩写码。

⑶ 代码设计的原则:唯一性/标准化/规范化/合理性/可扩展性/简单性/实用性。

138. 数据库设计基本要求:

⑴ 符合用户需求,能正确反映用户的工作环境。

⑵ 设计与所选用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式匹配。

⑶ 数据组织合理,易操作、易维护、易理解。

⑷ 数据库设计步骤: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设计。

139.

⑴ 输入设计原则:输入量最小/输入延迟最低/输入数据早校验/输入步骤少转换/输入过程简单化 。

⑵ 输入设计内容:确定输入数据内容/确定的输入方式/确定输入数据的记录格式/确定输入数据的正确性校验机制 。

⑶ 数据校验:输入错误的种类/数据校验方法(重复/视觉/分批汇总/控制总数/数据类型/格式/逻辑/界限) /差错的纠正/设计出错表。

140.

⑴ 接口界面设计原则:统一/简明易学/灵活/美观/宽容/严谨

⑵ 接口界面设计内容:定义界面形式/定义基本的交互控制形式/定义图形符号/定义各种操作方式/定义信息反馈的策略/定义Help策略

⑶ 接口界面类型:菜单式/填表式/对话式/图形式/窗口式

141.

⑴ 程序流程图(程序框图):程序设计的基本依据

⑵ 基本成分:加工步骤/逻辑条件/控制流

142.系统实施阶段特点:工作量大,投入人力、物力多 。

主要内容提要:硬件配置/软件编制/人员培训/数据准备。

143.系统实施的关键因素:进度安排/人员组织/任务分解/开发环境的构建。

144.程序设计的质量要求:程序的正确性/源程序的可读性/较高的效率

程序的标准:正常工作/调试代价低/易于维护/易于修改/设计不复杂/运行效率高。

145.程序设计语言的特性:歧义性/简洁性/局部性与顺序性/传统性/源程序的可维护性 。

146.可维护性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否易于从设计变为源程序/语言本身的某些规定。

147.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内容:限制使用GOTO语句/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自顶向下的设计、编码和调试/主程序员制的组织形式。

148.对象的三个性质: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

149.测试的目标是希望能以最少的人力和时间发现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

⑴ 信息系统测试包括软件测试、硬件测试、网络测试

⑵ 测试的类型:模块/联合/验收/系统

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sckm0z7hi9kcek7h0rm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