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七年级上古诗文名句默写训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3 9:07: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七年级古诗文名句默写训练

姓名

一、直接默写 (1)、来日绮窗前, ? (2)、何当共剪西窗烛, 。 (3)、 ,君向潇湘我向秦。 (4)、 ,同是宦游人。 (5)、海内存知己, 。 (6)、 ,病树前头万木春。 (7)、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 (8)、开我东阁门, ,脱我战时袍, 。(《木兰诗》) (9)、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悬泉瀑布, , , 。 (11)、 ,洪波涌起。 (12)、 ,闻说鸡鸣见日升。 (13)、我寄愁心与明月, 。 (14)、山光悦鸟性, 。 (15)、 ,一览众山小。 (16)、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17)、君问归期未有期, 。 (18)、 ,二十三年弃置身。 (19)、荡胸生层云, 。 (20)、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 , 。 (21)、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 。 (22)、春冬之时, , 。

二、理解性默写 (2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千古传诵的名句: , 。 (24)、《论语六则》中论述了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 。 (25)《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是: , 。 (2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使用典故表现世事变迁的诗句是: , 。 (2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 。 (28)、《三峡》一文中写瀑布的句子是: , 。 (29)、“我爱山,愿以山切割,以石磋磨,做一涧高高低低的急流,在猿啼虎啸中,将一叶轻舟,载过万重山”。其中画线句子代用的诗句是: , 。 (30)、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郦道

1

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 , 。”的三峡秋日的凄异境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3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写景兼写时令的句子是: , 。 (3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同工异曲之妙的句子是: , 。 (33)、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 (34)、曹操在《观沧海》中表现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 。 (35)、生活中既要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 (36)、 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喜悦之情。 (3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作战勇敢的句子是: , 。 (38)、郑兴同学在小组学习中,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收获很大,他对孔子《论语》六则中“ , 。”这句话体会更深了。 (39)、《三峡》中用“疾风和快马”来写行船之快的句子是:

, 。 (40)、读到美国哲学家欧文的“志同道合的人并一需要永远呆在一起”时,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 。 (41)、《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 , 。 三、拓展性默写。 (42)、古诗中常借杨柳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请写出两句: , 。 , 。 (43)、请找出古诗中写雨的句子:

, 。 (44)、古诗中常借月来表达思乡之情或对友人思念之情,请写出两句: , 。 , 。 (45)、古诗词中有很多写“山”、“水”、“花”、“鸟”的句子,任选其中的两项,各写一句。 , 。 , 。 (46)、古诗中有许多抒发诗人志向和个人抱负的句子,请写出两句来(课内外均可) , 。 , 。 语文基础知识部分一、重点字词汇总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竹坞( ) 发窘( ) 执著( ) 沉淀( ) 赏心悦目( ) 干涸( ) 愚蠢( ) 蓦然( ) 称职( ) 锲而不舍( ) 瞬间( ) 啜泣( ) 洗濯( ) 禀告( ) 苦心孤诣( )

2

猝然( ) 蹂躏( ) 戏谑( ) 寂寥( ) 言简意赅( ) 宽恕( ) 虐杀( ) 瑟缩( ) 陶冶( ) 猝不及防( ) 冗长( ) 粗糙( ) 滑稽( ) 元勋( ) 笑容可掬( )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水相逢 武有力 心有余 然大悟 满地狼 兴致 司空见 栩栩如 苦心孤 声匿迹 露头角 风尘 费苦心 乳 未干 微不足 盛气 人 俗不可 目相看 出奇 胜 乐以教 怨天 人 然无味 高气扬 名 其实 角分明 兴高 烈 随声附 不知所 义不容 莫 其妙 (3)、词义: ①、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 ,婉约 ,粗犷 ,细腻 ,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A.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B.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C.如小桥流水 似风拂杨柳 若大江东去 如旭日喷薄 D.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若大江东去 ②、把句子中画线部分换成一个合适的成语

A.我开始意识到,怨恨命运,责怪别人的做法,只会让我落后更远 。 ( ) B.张老师在学生大会上的讲话言辞简练,意思完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 C.他的这副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令人难以相信他的诚恳。 ( ) 二、古典诗词积累 (1)、“沉舟侧畔千帆过,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了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2)、长江三峡工程成功蓄水,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笔下“渔者歌曰”的“ , ”的凄异景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3)、《望岳》一诗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 (4)、数声风笛离亭晚, 。

(5)、《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 (6)、在送别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的旷达胸襟,并以此慰藉友人,从而一扫感伤、离痛情调的诗句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 (7)、《期行》和《乘船》都选自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的《 》,其主题都是强调诚信。俗语说得好:“人而无信, 。” (8)、“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述了从师之道。 (9)、《望岳》一诗中,表现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巍峨高大的形象的诗句是 , 。 (10)、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 三、语言实践运用: (1)、名著考查:

①、读下边四则一句话话评论,在横线上分别填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书名。 A、《 》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B、《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它深刻挖掘了农

3

民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塑造了起义英雄的形象。 C、《 》是我国杰出的神话小说,其幻想的情节中交织着深刻的现实内容。

D、《 》是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高峰的标志,它写出了四大家族由盛而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②、请从下面两组中外作家中任选一组,完成下表。(中国古代作家需注明朝代) A组:郭沫若 沈括 安徒生 B组:鲁迅 苏轼 列夫·托尔斯泰

作家 国籍(朝代) 作 品(至少一部或一篇)

(2)、对联应用

①、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 A、两袖清风存正气. E、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F、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G、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H、一间陋室遗书香 ②、“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 上联:轻风 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③、把下列对联分为四类(春联 婚联 挽联 行业联),把相应的名称填写在括号里。 A、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

B、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 )

C、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 ) D、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 ) (3)、语言表达①、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

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 ; 。 ②、《论语六则》中谈到不少学习方法,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简述理由. 我最欣赏: .

理由: . ③、根据下文的内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北京市首次试行的春季高考21日封场,紧接其后,研究生全国统考22日正式开场。所不同的是,后者的竞争比前者激烈得多。22日,全国有60万考生参加研究生统考。据了解,这是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最多的一次。有关人士称,这是一次空前的考场“拼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学习①、领会下列语句的意思:它们可以分别用来评价教材中几篇作品的相关人物,请在句后写出人物姓名。(相关作品:《美猴王》《卖油翁》《空城计》《木兰诗》) A、大智大勇,临危不惧( ) C、巾帼不让须眉 ( ) B、胆量超群、聪明灵巧( ) D、骄矜自诩、盛气凌人( ) ②、如果有人推荐某报刊的以下几篇文章,你将分别在哪个栏目中迅速找到? A、我国运动员在昨天的比赛中又获五枚金牌 ( ) B、我国足球运动发展前景之我见 ( ) C、运动场上的遐想 ( ) D、冬泳须知 ( )

栏目: 文学艺术栏目 服务指南栏目 新闻栏目 学术论坛栏目

4

搜索更多关于: 七年级上古诗文名句默写训练 的文档
七年级上古诗文名句默写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sdzi5l7327px018u2l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