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届南京市高三学情调研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5 页。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017.9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卷.纸.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日前,某地民办学校用“奇葩”试题考查学生和家长的做法,再次▲公众的神经。教育资源的不均,家长心态的失衡,加上整个社会功利心的 ▲,让这一事件备受关注。而要解决问题,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规范市场,避免培训机构 ▲,家长也要深刻反省,回归理性。
A. 撩拨驱策火上浇油 B. 拨弄鞭策火上浇油 C. 拨弄驱策火中取栗 D. 撩拨鞭策火中取栗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 此次的论文集中撤稿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学术环境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力度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B. 地方行政部门这种怕麻烦、不担当的姿态,不仅会影响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而且会破坏当地企业正常的经营环境。
C.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国内取得高票房的原因,是由于影片中表现出的东方式的情感和价值观,拉近了与中国观众的距离。
D. 数据显示,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已超过 3 亿,其中付费用户比免费用户的黏性更强,呈现阅读频率更高、阅读时间更长的特征。
3. 下面一段话中没有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是(3 分)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反复 B.设问 C.对偶 D.对比 4. 在下面一段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我惊讶美籍华人作家哈金推土机似的叙述方式,笨拙并且轰然作响。 ▲。▲ 。▲。▲。▲。我想这就是一个作家的力量——无论他身在何处,他的写作永远从根部开始。 ①我读了太多隔靴搔痒的中国故事,可是远离中国的哈金让我读出了切肤之痛。 ②哈金的写作是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段叙述都是扎扎实实的。
③而作为同行,我知道迎面而上的写作是最困难的,也是最需要力量的。 ④在他的小说里,我们读不到那些聪明作家惯用的回避和跳跃。 ⑤这种无力的写作至今风行,被推崇为写作的灵气。 A. ①④⑤②③ B. ①④⑤③② C. ②①④⑤③ D. ②④⑤③①
5. 下列对联中,都是歌咏衡山的一组是(3 分)
①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②雄镇南维,九曲湘流皆浪静;望隆东岱,千里岳岫又重开。 ③北望神州,擎天四岳皆吾友;南来胜景,播誉千秋是此山。
④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 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郭子仪
子仪有功高不赏之惧,中贵人害.其功,遂使盗于华州掘公之先人坟墓。公裨将李怀光等怒,欲求物捕其党。及公入奏,对扬①之日,但号泣自罪。因奏曰:“臣领师徒,出外征伐,动经岁年,害人之兄杀人之父多矣。其有节夫义士,刃臣于.腹中者众。今构隳辱,宜当其辜。但臣为国之心,虽死无悔。”由是中外翕然莫测。
公子弘广常于亲仁里大启其第。里巷负贩之人,上至公子簪缨之士,出入不问。他日,子弟焦列启谏。公三不应。于是继之以泣曰:“大人功业已成,而.不自崇重,以贵以贱,皆游卧内,某等以为虽伊霍不当如此也。”公笑而谓曰:“尔曹固非所料。且吾官马粟者五百匹,官饩者一千人,进无所往,退无所据,向使崇垣扃.户,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其有贪功害能徒,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是兴,无所加也。”诸子皆伏。
永泰元年,仆固怀恩②卒,诸蕃犯京畿。子仪统众御之。至泾阳,而虏已合。子仪率甲士二千出入。虏见而问曰:“此何人也?”报曰:“郭令公。”回纥曰:“令公在乎?怀恩谓吾,天可汗已弃四海,令公殂谢,中国无主,故某来。今令公在,天可汗在乎?”子仪报曰:“皇帝万寿无疆。”回纥皆曰:“怀恩欺我。”子仪使谕之。回纥曰:“令公若在,安得见之?”子仪出。诸将皆曰:“戎狄不可信也,请无往。”子仪曰:“虏有数十倍之众,今力不敌,奈何?但至诚感神,况虏乎?”诸将请选铁骑五百为从,子仪曰:“此适足为害也。”乃传呼曰:“令公来。”初疑,皆持兵注目以待之。子仪乃数十骑徐出,免胄劳之曰:“安乎?久同忠义,何至于是?”回纥皆舍.兵降马曰:“是吾父也。”
前后连罹.幸臣程元振等,谮毁百端。时方握强兵,或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以危亡回顾。天下以其.身存亡为安危者殆二十年。 (选自《太平广记·器量》,有删节) [注]①对扬:指臣下向君上进言。②仆固怀恩:唐朝将领,后叛变。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中贵人害.其功害:妒忌 B. 向使崇垣扃.户扃:关闭 C. 回纥皆舍.兵降马曰舍:休息
D. 前后连罹.幸臣程元振等罹:遭遇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 分) A. 其有节夫义士,刃臣于.腹中者众 龟玉毁于.椟中 B. 大人功业已成,而.不自崇重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 天下以其.身存亡为安危者殆二十年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8.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是兴,无所加也。 (2)时方握强兵,或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以危亡回顾。 9.从文中哪些地方可见郭子仪器量之大?请加以概括。(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0~11 题。 南歌子·山中夜坐 辛弃疾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未能平? 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10. 请赏析词中画线句的妙处。(5 分)
11. 词中两个问句表达的感情和方式有何不同?(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2) ▲,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3) 尔曹身与名俱灭,▲ _。(杜甫《戏为六绝句》) (4) 师者,▲。(韩愈《师说》)
(5) 东船西舫悄无言,▲。(白居易《琵琶行》)
(6)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8) 寄蜉蝣于天地,▲。(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16 题。
一枪两个 [西]伊巴涅斯
森托一打开茅屋的大门,就发现锁孔里有张纸??
原来是一封匿名恐吓信,信中要他拿出四十块银元,当夜放在屋对面的灶头里。
整个地区都给土匪搞得惶惶不安。若是有人拒不答应这样的要求,那他的田地就会遭到
践踏,收成就会被毁掉,甚至可能半夜醒来,来不及逃出被烈火烧坍、浓烟呛人的茅屋。一到天黑,家家户户就把大门关得紧紧的,一片惊慌。巴蒂斯塔大叔是当地的治安官,每逢当局对他谈到这件事,他就大发雷霆,保证他和他忠实的法警西格罗能尽快破案。
尽管如此,森托却不想去找治安官。他不愿无益地去听治安官乱吹一通。
他看看房屋,就像看看濒临死亡的儿子一样。茅屋的墙壁白得耀眼,发黑的屋顶两端各
有个小十字,窗子是天蓝色,大门上方的葡萄藤宛如绿色的百叶窗,太阳光透过葡萄藤照射下来,金黄色的光点跳动着。屋子四周装点着天竺葵和牵牛花的花坛,花坛用芦苇栅围了起来。在那株老无花果树过去一点,就是灶头,泥和砖砌的,圆圆的,扁扁的,好像非洲的蚂蚁窠。这就是他的全部家产,里面藏着他最最心爱的东西:老婆、三个孩子、一对老驽马和一条毛色红白的奶牛。
他是个性情温和的人,全地区的人都可为他作证。他既没有为了灌溉跟人吵过嘴,也没有上过小酒店,更没有拿着枪招摇过市。为佩佩塔和三个孩子辛勤地干活,就是他惟一的乐 处。
夜已经渐渐降临,森托却一筹莫展,便去向一位年迈的邻居讨教。据说,老人年轻时曾不止叫一个人送了命。
老人听着他讲,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双颤抖的、满是伤疤的手。他不想把钱拿出去,做得很对。让他们明火执仗地在大路上抢劫吧。他有胆量保护自己的财物吗?
老人的那种镇定自若感染了森托。只要能保住儿子们的面包,森托什么都愿干。老人郑重其事地,从门背后拿出家中的宝贝:一支雷管枪。他抚摸着被虫蛀了的枪托,亲自给它装弹药:五六颗小铅弹,一小撮霰弹,又加些大粒砂弹,最后是填弹塞。
森托对老婆说,夜里轮到他浇地。全家人都信以为真,很早就睡觉了。
他走出屋子,把大门紧紧关上,借着星光看到无花果下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给枪安雷管。要瞄准灶口,要沉着冷静。一有人弯下身子,到灶里寻找“钱袋”??就开火!
森托遵照老人的劝告,俯伏在两个天竺葵花坛之间,在茅屋的阴影里。那重重的枪托搁
在芦苇栅子上,一动也不动地瞄准着灶口。好像世界上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但愿他们不来!枪筒在芦苇栅子上抖动时发出了响声。他不是冷,而是害怕得发抖。要是老人在这儿,会说些什么呢? 森托数着教堂敲打的钟点。已经十一点啦!大概不来了?说不定上帝使他们心软了吧?青蛙猛然不叫了。小路上有两个黑糊糊的东西在向前走来,森托以为是两条大狗。那两 个东西伸直了身子:原来是人。他们猫着腰悄悄地向前走,差不多跟膝行一样。 “来了。”他喃喃地说,牙床骨打起颤来。
那两个人朝四下里看看,像是害怕遭到突然袭击似的。他们走近芦苇栅,仔细察看了一
番,然后走到大门口,把耳朵贴在锁上听听;他们的头和脸用毛毯包着,只有枪露在毛毯外面。 他们向灶头走去。其中一个俯下身子,把两只手伸进灶口,正好在瞄准着的枪前面。好打极了。可是还有一个打不着怎么办?可怜的森托开始感到又恐惧又苦痛,额上沁出汗珠。如果只打死一个,就要向另一个缴械。倘若让他们一无所获地走掉,他们就会进行报复,放火烧茅屋。
但是望风的那个人对同伙的笨拙感到不耐烦,便帮他寻找。这两个家伙凑成黑乎乎的一堆,堵住了灶口。这真是个难得的机会。沉着点,森托!扣扳机!
砰的一声枪响,震动了整个地区,激起了狂风暴雨般的叫喊声和犬吠声。森托只看见扇形的火花,觉得脸上灼伤了。枪从他手里飞了出去。
茅屋的大门打开了,佩佩塔穿着裙子,擎着蜡烛走了出来。红色的烛光摇曳不定,照到了灶口。两个人躺在地上,交叉地叠在一块。打中了,一枪打死了两个。
森托和佩佩塔怀着又恐怖又好奇的心情,照照尸体的脸,不禁惊骇得失声叫起来,往后直退。 原来是治安官巴蒂斯塔和他的法警西格罗。
13.请简要概括森托的形象特点。(6 分)
14.第五段为什么花费大量笔墨描写森托的家?(4 分) 15.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4 分) 16.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 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