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山地的形成学案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9 11:46: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B.砾岩、页岩、花岗岩、沉积物 C.砾岩、页岩、沉积物、花岗岩 D.沉积物、页岩、砾岩、花岗岩

(2)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断层北侧的岩层相对上升 B.甲处山谷由地壳断裂下陷而形成 C.乙处为年轻的背斜山 D.丙处易出露泉水 [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1)B(2)D [迁移应用]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1~3题。

1.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图中各类岩石的形成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 A.A、D、G、B、F B.B、E、D、A、F C.G、B、A、E、D D.G、F、B、D、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在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13 / 14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2处打井开采

1.C2.C3.C[第1题,图示下部岩层有明显的水平弯曲变形,说明该地发生过地壳水平运动;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说明地质史上发生过岩浆活动;与岩浆岩接触地带有变质岩存在,说明该地发生过变质作用;C为沉积物,说明有外力作用的影响。第2题,根据图示岩层的分布和地质作用的破坏关系分析,G、B、F属于沉积岩,越往下,越早沉积,由早到晚为G、B、F;A岩浆岩破坏了B沉积岩层,反映了A晚于B的形成;在A岩浆岩附近,出现变质岩E,反映E在岩浆作用之后较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变质作用;D岩浆岩侵入了A岩浆岩,反映D在A后生成,故C项正确。第3题,隧道应选址在背斜处,而F处为向斜,A错误;A为岩浆岩,在此处不可能找到化石,B错误;2处地下为向斜,为良好的储水构造,开采石油应选择背斜构造,即从1处钻井,D错误;若C层为沙质沉积物,其形态示意沙丘,则缓坡一侧为迎风坡,故可判断该地常年盛行偏北风。]

14 / 14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山地的形成学案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somf5g83r92i2p9mey92mdyx423a401cbu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