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自评报告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5:31: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本二级指标:教学经费,自评结果为A级。 3.3 图书资料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抓好教学质量和教学过程管理的同时,根据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为做好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建设付出了很多努力。本专业投入资金,购置大量图书和期刊,这些书籍和期刊不仅供教师之用,还向学生开放和阅览。不仅可以充分满足本系教师和学生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的现实需要,也为专业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3.1学院资料室

软件学院资料室现有各类参考书1368册。其中计算机类408册、教育技术类407册、经济管理信息类295册、音像类63种及其他种类195册。另订阅信息技术类和经济管理类学术杂志五十余种。资料室基本上能够满足教师查阅资料的需要。 3.3.2 校图书馆

校图书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图书资料情况如下: (1)中文图书:4627册。 (2)外文图书:271册。 (3)电子图书:5498种。 (4)核心期刊类: 序号 1 2 3 4

沈阳师范大学各学院资料室均入学校图书馆的网络系统,实现校内资源共享。校园网设置软件下载、课件交流园地,方便师生课件的交流;通过校园网可以链接中国期刊网、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硕士/博士论文库、中国教育星资源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学位论文、文史哲期刊库、中国重要报纸等镜像数据库;SpringerLINK、ASP+BSP、ProquestARL、、ProquestDDA、ProquestEC、万方数据

类别 经济学类核心期刊 计算机科学类核心期刊 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 外文信息、管理学核心刊 国内(外)共有 75种 26种 17种 150种 图书馆收入 59种 23种 17种 12种 25

资源等网络数据库;另外,图书馆自主建立教学参考书、本校硕士博士论文、教育简报、多媒体资源、本馆特藏等数据库;利用校园网可以实现在线书目检索、借阅信息查询、核心期刊目录、外文期刊目录、新书通报、网上预约续借及馆际互借。从而极大地方便了师生查阅信息资料的需求,能够满足师生学习的个性化需要。

本二级指标:图书资料,自评结果为A级。 4.教学建设与改革 4.1课程建设

4.1.1 课程体系与内容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关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我校于2001年开办的新专业,为了更好地搞好专业建设,培养合格专业人才,近10年来先后申请并获批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十一五”规划项目、沈阳市规划项目以及沈阳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等11项,经过各项目组人员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确定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培养目标,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信息管理与信息专业的教学计划充分体现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每年的5、6

月份,每届学生招生前,全系老师就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认真讨论,全面考虑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科发展的方向,同时对往届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访谈,并参考高水平院校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在充分讨论和调研的基础上由系主任和教授对教学计划进行起草,再交由全系老师讨论通过,保证了全体教师对教学计划的了解和认可。每学年新生入学时,除发给每名学生一份教学计划外,还由系主任负责对教学计划的设置进行专门讲解,使学生一入学就了解这个专业,对这个专业要学习什么心中有数,便于学生尽早确立自己未来的兴趣点。也正因为如此,学生才能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多方向的就业形势有所了解,在低年级就可以确定自己未来继续学习和就业的选择和发展方向。在教学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按照教育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相关规定,进行课程的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开设合理,其中专业基础课4门,主干课7门。在理论课和实践课程的安排中,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原则,注重实践课程的开设,并在考核环节上注意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创新,针对课程内容通过软件设计、系统开发、演讲、讨论、实验

26

和论文等形式进行。另外,每学年结束都安排有三个星期的小学期教学实践活动,根据不同年级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安排不同的内容。

在本专业的课程安排中,专业必修课18门,总学时1155,专业选修课15

门,总学时825,占总课程的33%。专业课教学中,任课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注意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讲授内容能充分反映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本三级指标:课程体系与内容,自评结果为A级。 4.1.2 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开发与选用

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注重对教材的建设,三年来先后有五人次主编、副

主编和参编教材,并用于本专业的教学,效果较好。其中由王学颖主编、张燕丽任副主编,黄淑伟参编的教材《C++程序设计案例教程》,由科学出版社出版;黄淑伟任第三主编的《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技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刘会燕参编的《电子商务原理与技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日前,王学颖和黄淑伟两位老师任主编的二部应用型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信息资源管理》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已与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将于2011年7月出版。

学院对教材的选定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每年的5月、11月是教材选定的时间,

先由任课教师填写教材信息申报表,再交由系内五位同行审定,最后报系主任和主管院长审批。选择教材本着选择高水平教材的原则进行,如:规划教材、二十一世纪教材、国家精品课程教材、精典教材以及著名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出版时间均为三年内的时间。

本三级指标: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开发与选用,自评结果为B级。 4.1.3 精品课程建设

目前,本专业已有校级精品课程1门,在建校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

程2门,在建院级精品课程1门,争取在“十二五”期间申报省级精品课2门,获批1门。

本三级指标:精品课程,自评结果为C级。

4.2 实践教学 4.2.1 内容体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学生的信息管理和实践的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中充分体现了应用能力这一特点,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在开设的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中有实践环节

27

的课程25门,占总课程的75.7%,各门课程实验内容开出率达100%。 4.2.2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与实验室开放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课程点总实验课程的74.6%,基本达到要求,

但是在小学期的实践教学环节中还需加强。实验室由学院统一管理,学院有相关的实验室开放制度,制度完善,能落实到位。 4.2.3 专业实践与实习

本专业有系统科学的专业实习与见习计划和实施方案,在教学计划中对实践

教学有严格、明确的规定,尤其突出小学期的实践活动。在小学期,根据不同年级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安排不同的内容,如一年级学生安排专业见习活动,主要以参观形式为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参观,使学生熟悉企业的运营模式和业务活动,扩展学生的视野;二年级以企业调研和课程设计为主,就某一门课程或某几门课程设定相关的题目,将学生分小组去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年级着重训练学生系统分析和系统开发的能力,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结合学生考研的需求,请往届学生或相关人士进行考研方面的辅导和咨询。

在实习环节,每年的11月开始应届毕业生的实习工作,学生可以结合自己

的工作去向选择实习岗位,也可以去信息中心或计算所实习,还可以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留校实习。

实践环节的指导教师大多数为高级职称,高级职称比例为71.4%,教师的指

导能力强,效果良好。

本二级指标:实践教学,自评结果为A级。 4.3教学改革

4.3.1教改立项与教学成果奖

本专业教师非常注重开展教学研究和参加教学竞赛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积极进行教改立项方面的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学竞赛,因此,在这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王学颖老师与2007年获得沈阳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名师奖;王学颖老师又被沈阳师范大学评为2007-2009年度先进教师;黄淑伟老师于2008年获得了沈阳师范大学“百节精彩一课” 奖;同年刘会燕老师获得了沈阳师范大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三等奖。 4.3.2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2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自评报告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spvd4g16u9d31r9oe8v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