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 【答案】B 【解析】 【分析】
B.31 C.15 D.63
根据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的运算,直至满足条件退出循环体,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执行程序框t?3,i?0;t?8,i?1;t?23,i?3;
t?68,i?7;t?203,i?15;t?608,i?31,
满足t?606,退出循环,因此输出i?3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循环结构输出结果,模拟程序运行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3x?4y?10?0?9.设x,y满足约束条件?x?6y?4?0,则z?x?2y的最大值是( )
?2x?y?8?0?A.4
B.6
C.8
D.10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作出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由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通过平移即可求z的最大值. 【详解】
作出不等式组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作直线l0:x?2y?0在可行域内平移当过点A时,z?x?2y取得最大值.
?3x?4y?10?0由?得:A?2,4?,?zmax?10 ?2x?y?8?0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线性规划题目的常用方法,属于基础题.
10.近年来,随着4G网络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各种方便的app相继出世,其功能也是五花八门.某大学为了调查在校大学生使用app的主要用途,随机抽取了5629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各主要用途与对应人数的结果统计如图所示,现有如下说法:
①可以估计使用app主要听音乐的大学生人数多于主要看社区、新闻、资讯的大学生人数; ②可以估计不足10%的大学生使用app主要玩游戏; ③可以估计使用app主要找人聊天的大学生超过总数的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1. 4
A.0 【答案】C 【解析】 【分析】
B.1 C.2 D.3
根据利用app主要听音乐的人数和使用app主要看社区、新闻、资讯的人数作大小比较,可判断①的正误;计算使用app主要玩游戏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可判断②的正误;计算使用app主要找人聊天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可判断③的正误.综合得出结论. 【详解】
使用app主要听音乐的人数为5380,使用app主要看社区、新闻、资讯的人数为4450,所以①正确; 使用app主要玩游戏的人数为8130,而调查的总人数为56290,使用app主要玩游戏,所以②错误;
使用app主要找人聊天的大学生人数为16540,因为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统计中相关命题真假的判断,计算出相应的频数与频率是关键,考查数据处理能力,属于基础题.
8130?0.14,故超过10%的大学生
56290165401?,所以③正确.
562904?x?y?3?0?11.已知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x?2y?0,则z?3x?y的最小值为( )
?x?2?A.-5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再将目标函数化成斜截式,找到截距的最小值. 【详解】
B.2
C.7
D.11
?x?y?3?0?由约束条件?x?2y?0,画出可行域VABC如图
?x?2?z?3x?y变为y??3x?z为斜率为-3的一簇平行线,z为在y轴的截距, ?z最小的时候为过C点的时候,
?x?y?3?0?x??2解?得?所以C??2,1?,
x?2y?0y?1??此时z?3x?y?3???2??1??5 故选A项
【点睛】
本题考查线性规划求一次相加的目标函数,属于常规题型,是简单题.
12.阅读名著,品味人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生李华计划在高一年级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每天阅读半个小时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及《西游记》,其中每天阅读一种,每种至少阅读一次,则每周不同的阅读计划共有( ) A.120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将五天进行分组,再对名著进行分配,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求得结果. 【详解】
11C52C3C2?10种分组方法; 将周一至周五分为4组,每组至少1天,共有:3A34将四大名著安排到4组中,每组1种名著,共有:A4?24种分配方法;
B.240种 C.480种 D.600种
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得不同的阅读计划共有:10?24?240种 本题正确选项:B 【点睛】
本题考查排列组合中的分组分配问题,涉及到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应用,易错点是忽略分组中涉及到的平均分组问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2x?1?的展开式中x2的系数为__________(用具体数据作答). 【答案】60 【解析】 【分析】
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可求x2的系数. 【详解】
6?2x?1?6r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r?1?C6?2x?6?r??1?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