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6, ∴ED+EC=6,
∵∠ADE=∠BCE=90°,且M,N分别为AE,BE的中点, ∴DM=EM=
11AE,CN=EN=BE, 22∴△DEM与△CEN的周长之和 =DE+DM+EM+CN+EN+EC =DE+AE+BE+EC =DE+AB+EC =DE+EC+AB =6+213,
∴△DEM与△CEN的周长之和(6+213)dm. 【点睛】
此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定理,三角形的相似的判定及性质定理,翻折的性质,根据题中小军和小俊的思路进行证明,故正确理解题意由此进行后面的证明是解题的关键.
23. (1)证明见解析;(2)【解析】 【分析】
(1)先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得出DE=
253. 211AB=AE,DF=AC=AF,再根据AB=AC,点E、22F分别是AB、AC的中点,即可得到AE=AF=DE=DF,进而判定四边形AEDF是菱形; (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F=5,AD=53,进而得到菱形AEDF的面积S. 【详解】
解:(1)∵AD⊥BC,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 ∴Rt△ABD中,DE=Rt△ACD中,DF=
1AB=AE, 21AC=AF, 2又∵AB=AC,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 ∴AE=AF, ∴AE=AF=DE=DF, ∴四边形AEDF是菱形; (2)如图,
∵AB=AC=BC=10, ∴EF=5,AD=53,
∴菱形AEDF的面积S=【点睛】
11253EF?AD=×5×53=. 222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长乘积的一半. 24.1平方米 【解析】 【分析】
设原计划平均每天施工x平方米,则实际平均每天施工1.2x平方米,根据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结合提前11天完成任务,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设原计划平均每天施工x平方米,则实际平均每天施工1.2x平方米, 根据题意得:解得:x=500,
经检验,x=500是原方程的解, ∴1.2x=1.
答:实际平均每天施工1平方米. 【点睛】
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 25.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不难看出△BDA和△CED都是直角三角形,证明△BDA∽△CED,只需要另外找一对角相等即可,由于AD是△ABC的中线,又可证AD⊥BC,即AD为BC边的中垂线,从而得到∠B=∠C,即可证相似. 【详解】
∵AB是⊙O直径,
﹣
=11,
∴AD⊥BC, 又BD=CD, ∴AB=AC, ∴∠B=∠C,
又∠ADB=∠DEC=90°, ∴△BDA∽△CED.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及相似三角形判定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26. (1)1500;(2)见解析;(3)108°;(3)12~23岁的人数为400万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30-35岁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调查的人数;
(2)从调查的总人数中减去已知的三组的人数,即可得到12-17岁的人数,据此补全条形统计图; (3)先计算18-23岁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再计算这一组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4)先计算调查中12﹣23岁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再求网瘾人数约为2000万中的12﹣23岁的人数. 试题解析:解:(1)结合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可知,30-35岁的人数为330人,所占的百分比为22%,22%=1500人. 所以调查的总人数为330÷故答案为1500 ;
(2)1500-450-420-330=300人. 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
(3)18-23岁这一组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 ; 故答案为108°
1500=50%,(4)(300+450)÷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7.120,180;①y=-60x+7200,0≤x≤(1)(2)(元). 【解析】 【分析】
450=108°. 1500.
404040②x=y有最小值,;时,此时y最小=-60×+7200=6400333(1)根据小明和小华的培训结算表列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即可求解;
(2)①根据培训总费用=普通时段培训费用+高峰时段和节假日时段培训费用列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式,进而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②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 【详解】
(1)由题意,得30a?10b?5400,
?20a?20b?6000解得b?180,
故a,b的值分别是120,180;
(2)①由题意,得y=120x+180(40-x), 化简得y=-60x+7200,
∵普通时段的培训学时不会超过其他两个时段总学时的
?a?1201, 21(40-x), 240解得x≤,
3∴x≤又x≥0, ∴0≤x≤
40; 3②∵y=-60x+7200, k=-60<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x取最大值时,y有最小值,
40; 34040∴x=时,y有最小值,此时y最小=-60×+7200=6400(元).
33∵0≤x≤【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理解题意得出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