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5课 文体自选与文体倾向
作者:姜振营
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5年第09期
【考纲解读】
“符合文体要求”是《新课标语文高考考试大纲》规定的基础等级的第二条要求。 这个要求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所谓“文体”,是指《考试说明》中所说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常用应用文等文章体裁。近几年的大多数情况是“文体不限”,但有时也有明显规定写某一种文体的。在“文体不限”的情况下,材料中一般存在一定的文体倾向。
其次是指所写文章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记叙文就是要以写人叙事为主,议论文就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充分的说理。 【样题分析】
(2015年高考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
2015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题目发生了重大变化,形式上一改过去的单一试题,出现了二选一的情况。但仅仅看到题目外表形式的变化,还是远远不够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