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江苏专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四)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1 8:18: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唱”同“倡”。 二、(1)时代;(2)末年。

三、(1)加倍/更加/同“背”,忘记,辜负;(2)但是/拜访/顾及/难道;(3)音节助词,不译/代词,代指烈士壮烈牺牲/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4)介词,凭借/介词,拿/介词,因为/介词,用/介词,把。

四、(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使??泣;(2)名词作动词,为??作传;(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发扬光大。

五、(1)定语后置 又(希望)用(它来)作为对凡是能够阅读这部书的国民们的(一种)勉励。 (2)定语后置 可是我(在)三十年前所主张、倡导的被诸位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去争取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3)介宾短语后置 更比三十年前加倍重大了。

(4)介宾短语后置 邹海滨把他所编辑的《黄花岗烈士事略》(拿来)向我请求作序。 (5)介宾短语后置 还(一直)埋没在迷乱的烟雾和杂乱的草丛之中。

素材巧链接

链接篇目:《季氏将伐颛臾》 【素材点金】

自我约束。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自己立场不稳,就会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坏人拖下水。当年孔子不是告诫过,季氏之忧,在萧墙之内吗?

链接篇目:《寡人之于国也》 【素材点金】

环境与生存。保护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两千年前,山林湖泊该是很多吧,孟子则已提出:“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他已经意识到滥捕滥伐的危害,告诫人们要注意生态平衡。

【素材运用】

示例1:我一直轻视于西方人的浅薄、西方人生活的粗糙和太过鲜明的功利意识,可事实证明浅薄的是我和我周围的许许多多人,真是让人有些自惭形秽。事实不必太多地罗列,只这个钓鱼的事例,足矣!如丹麦这位先生的钓鱼法,中国古代是不乏其人的,如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孟子。孟子在和梁惠王的对话中,就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的话可能时人也多有身体力行之,不然在生产力那么低下的时代,怎么还间隙出现了不少的太平盛世。太平盛世固然和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政策方法有关,但也离不开老百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态度。可惜的是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如今在洋人那里运用着,而现在的大多数中国人却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事件在现在的中国比比皆是,小的,君不见现在的钓者渔夫,有几个钓着小鱼或网着小鱼而放生的,大的清炖吃,小的油煎了吃,直弄得江河混浊,鱼鳖绝迹,恐怖!大的,如我们现在的一些人利令智昏,对于地下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只要眼前快活,谁管来日方长,杀鸡取卵,鼠目寸光,悲哀!

(2010年上海卷满分作文《智者的选择》)

示列2:其实,这种有远见的智慧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诞生。孟子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这句话用捕鱼的道理生动形象地提醒人们适时地放弃眼前利益,将会收

获更多;贪图眼前利益,只会得不偿失。生活中总是会有人汲汲于眼前的名利,以至于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懊悔不已;而真正成功的人往往能看到远方美景,然后淡定地向前迈进。比尔·盖茨就是这类人的典范。

(2010年上海卷满分作文《看得远,才能收获更多》)

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四 专题三)

知识细梳理 滕王阁序并序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青雀黄龙之轴.(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穷.且益坚 今义:贫穷古义:________________ (2)盛筵难再.

今义:相当于“又”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孟学士..之词宗 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古义:________________ (4)千里逢迎.. 今义:奉承迎合 古义:________________ (5)阮籍猖狂.. 今义:肆无忌惮 古义:________________ (6)所赖君子见机.. 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属 序属.三秋( ) 吾属.今为之虏矣( ) 屈平属.草稿未定(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2)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 ) 潦水尽.而寒潭清( ) 则智者尽.其谋( ) 聊乘化以归尽.( ) (3)穷 穷.

岛屿之萦回( ) 日暮穷.途( ) 穷.

且益坚( )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 (4)序 序.

属三秋( ) 兰亭集序.( ) 序.

八州而朝同列( )

)

(5)且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襟三江而带五湖( ) ..(2)目吴会于云间( )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 ..(4)宾主尽东南之美( ) .(5)腾蛟起凤( ) ..(6)窜梁鸿于海曲( )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纤歌凝而白云遏。(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奉晨昏于万里。(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轴”同“舳”。

二、(1)困厄,处境艰难;(2)第二次;(3)掌管文学撰述的官;(4)迎接;(5)狂放,不拘礼法;(6)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

三、(1)属于/类/写作/动词,嘱托;(2)副词,全、都/没、干/全部用出/名词,死;(3)动词,穷尽/阻塞不通,与“通”相对/困厄,处境艰难/尽、止/生活困难;(4)名词,时序/名词,序言、赠序/使动用法,使??排序;(5)却/将近/姑且,暂且/将要/尚且。

四、(1)襟、带,名词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衣带;(2)名词作动词,看、望;(3)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4)形容词作名词,才俊;(5)腾、起,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6)动词使动用法,使??逃。

五、(1)被动句 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遏止了白云飞动。

(2)状语后置句 驾着豪华的马车在高高的道路上行驶,到崇山峻岭中观望风景。 (3)晨昏奉,时间状语后置 到万里之外去早晚侍奉父母。

秋声赋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忽奔腾而砰湃( )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其色惨淡 ..今义:形容苦费心力古义:________________ (2)物过盛而当杀 .今义: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黟然黑者为星星 ..今义:夜晚天空中发光的天体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而 悚然而听之( ) .物既老而悲伤( ) .忽奔腾而砰湃( ) .(2)于 天之于物( ) .其触于物也( ) .(3)方 欧阳子方夜读书( ) .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 .(4)疾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 .君有疾在腠理( ) .疾恶如仇( ) .

(5)金 金铁皆鸣( ) .

于行用金( )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欧阳子方夜读书( ) .(2)春生秋实( ) .(3)四无人声( ) .(4)如波涛夜惊( )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谓天地之义气。(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夫秋,刑官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砰湃”同“澎湃”。

二、(1)黯然无色;(2)衰败;(3)指点点白发。

三、(1)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2)介词,对于/介词,在;(3)副词,正在/名词,指面积;(4)形容词,快,急速/名词,病/动词,厌恶,憎恨;(5)名词,金属制成的武器/名词,五行之一。

四、(1)名词作副词,正在;(2)名词作动词,结果实;(3)数词作名词,四处;(4)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五、(1)奈何??,固定句式 (人非金石)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

(2)直接表判断 这就是常说的天地的义气。

(3)“乃”表判断 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

(4)“也”表判断 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

素材巧链接

链接篇目:《滕王阁序并序》 【素材点金】

表现自己。勇于并善于表现自己,是当代青年应该具备的一项素质。无必要的谦虚反而是虚伪和懦弱的行为。毛遂自荐,成就了大业;王勃路经滕王阁,毫不推辞,一挥而就,写下了四座惊叹的美文《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些精彩的语句,使得他在文学史中占有光辉的一席。

【素材运用】

示例1:当王勃出现在世人眼前时,就已经不可一世了。家学渊源外加天资禀赋,年少成名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十四岁时跻身初唐四杰,由此踏上仕途,其中必然超过了无数白发苍苍的老童生,羡煞众人,要他不桀骜,不可能!造化弄人,才高八斗的王勃被皇帝一脚踹开了,理由很简单:你不听话!纵然大唐有海纳百川的气度,你也不能惹到皇帝的儿子身上去呀。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年少的成名因为文才,如今被谪还是因为文才,于是,王勃困惑了,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只要是官府慕着他的辞藻而来无一被他挡了回去,终于又走上了仕途时,竟然牵连上了人命官司。在大难不死之后,他终于略通了一点人情世故,开始收拾年少轻狂,专心著书,留下了后世称颂的《滕王阁序》。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到底是在初唐,就连悲哀也如此有底气地说是非无圣主,那个年代老百姓心里想的都是有一个贤明的圣主来替他们打理好一切,让我有吃有喝有住,要是办不到,哼,就别想坐稳那把龙椅。若非是圣主的过错,又是谁的过错呢?这恐怕是生命只有二十七年岁月的王勃最大的难题了。物转星移,槛外长江水,至争涵舀不绝于耳,昔脂砚斋曾自叹愿老天再生一芹一脂,我倒宁愿老天再别生出一勃来,那是后世的幸运,却是此人的悲哀。试想,要他以稀世之才,苦对众生,要吞咽的,是无比的寂寞啊,芹脂尚为知己,王勃连知己也无,这也许就是天才的最大的人生难题吧?

(2010年重庆卷满分作文《难题》)

示例2:时维六月,序属仲夏。榴花绽红。清荷吐绿,轻舟晚楫香风细;鸳鸯戏水,白鹤亮翅,柳枝摇曳湖水平。乘假日,风吹衣袂,花迎树阴;望繁星,夏解人意,月又明空。忆往昔,唐风宋韵,过长街十里,尽是人间繁华;叹而今,闾阎扑地,皆为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何缺青雀黄龙之轴?是余有叹焉,斯大周盛世,风声竹声钟馨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怡人。呜呼!陶陶然之乐哉。

(2010年全国卷I满分作文《大同世界,焉能忘本》)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江苏专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t2w90i43e3fmdy9vdg2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