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
淮矿生态农业园项目
一、总 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淮矿生态农业园项目 2、承办单位
某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 年)》(2008) 《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 《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省“十二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某县现代农业总体发展规划(2014-2020)》 《河溜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统计年鉴》—2011 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后代的千秋大业。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整体部署,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增加农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目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已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业已不仅仅受资源制约,同时也受到市场制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市场和消费理念的冲击,迫使全国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始多方位、深层次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对于农业企业来说,期结构调整尤为迫切,更为艰难,也是良好机遇。建设生态农业区,走节约型、无污染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依靠科技进步的涵式增长之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种养殖,特别是生态农产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则是当前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及国民经济稳定
发展的战略措施农业综合开发的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 土地治理项目,包括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粮棉油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土地复垦等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草场改良、小流域治理、土地沙化治理、生态林建设等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3)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时尚
随着城市居民崇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生活理念的逐步确立,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时尚。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是当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产物。
生态农业旅游,开拓了旅游业的新空间和新领域,让游客了解农业生产活动,学习农业科技,体验农村风情和享受农业成果,使游客走近农业、走近农村、走近农民。把生态农业的建设和生态旅游建设统一起来,不仅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新的强大动力,还可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带动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4)我国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生态农业建设与保护问题,十七届三
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农业生态建设与保护提到了新的高度。此后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在连续多年发布的中央1 号文件中,均将其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政策层面一直大力支持发展生态农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综上所述,在某县建立一个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项目概况 1、项目拟建地点
本项目河溜农场位于某县河溜镇。 2、建设容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