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染色体DNA含量而不是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含量。
从图1中可以看出,A→B段,染色体含量增加,这是由于在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C→D段染色体含量减半,这是由于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变为两条染色体的缘故。
图2中的乙、丙,其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未分开,相当于图1中的AB段,甲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开,相当于DE段。
乙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其染色体∶DNA=1∶2,由于细胞是不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分别叫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答案:(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S 着丝点分裂 (2)乙、丙 甲 (3)8 1∶2 减数第一次 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基础试题训练(题量45分,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复制—联会—四分体 B.复制—四分体—联会 C.联会—四分体—复制 D.联会—复制—四分体 2.观察四分体最好的材料是
A.幼嫩的种子 B.幼嫩的果实 C.幼嫩的花药 D.幼嫩的柱头 3.一条复制过的染色体,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依次为 A.2,2,4 B.1,2,2 C.1,4,4 D.2,2,2 4.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 B.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不分裂 C.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着丝点分裂 D.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着丝点不分裂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B.次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C.精子细胞形成时 D.精子形成时
6.人的体细胞有23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四分体是 A.46个 B.92个 C.184个 D.23个
7.若精子中DNA含量为a,则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DNA含量分别是 A.2a和a B.4a和2a C.a和2a D.2a和4a 8.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确切的是
A.由一条染色体复制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C.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染色体 9.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体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10.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是 A.2对 B.4对 C.1对 D.0对
1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而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
A.染色体复制 B.同源染色体分开 C.染色单体分开 D.细胞质分裂 12.某生物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4条染色体,那么该生物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应是
A.12条 B.48条 C.24条 D.36条 1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A.减Ⅰ后期 B.减Ⅱ后期 C.减Ⅱ前期 D.分裂间期
14.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四分体数目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 A.1∶2 B.1∶4 C.2∶1 D.4∶1 15.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
A.染色体自我复制 B.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 C.着丝点分裂为二,两个染色单体分开 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
16.家兔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形成22个四分体,则形成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A.11条 B.22条 C.33条 D.44条 17.DNA含量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但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A.精子 B.受精卵 C.次级精母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18.在生殖细胞成熟时会分裂出极体的生物是
A.荠菜 B.变形虫 C.工蜂 D.雄蛙 19.某种生物的体细胞有四对同源染色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仅含有父方染色体的配子占总数的
A.1/4 B.1/8 C.1/2 D.1/16 20.动物的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21.A个精原细胞和A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最多能形成多少个受精卵?
A.A B.2A C.3A D.4A
22、有20条染色体的玉米,其根尖生长点细胞连续两次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
A、10 B、20 C、30 D、40 23、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其初级精母细胞中的四分体及体细胞中的
DNA分子数应有 A、4,8 B、2,8 C、4,16 D、8,12
24、某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64条,则该生物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及精子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依次为 A、64,32,32 B、64,64,32 C、32,32,32 D、64,32,64
25、如果卵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则初级卵母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四分体数、着丝点
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A、3,3,12,12,24 B、6,6,12,24,24 C、3,3,6,12,24 D、6,12,12,24,48
26、若100个卵原细胞和25个精原细胞全发育成熟并正常受精,在理论上应能产生的合子数最多是
A、25 B、50 C、100 D、400 27、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我国节制生育的主要途径是 A、阻止生殖细胞的生成 B、阻止精子和卵细胞结合 C、阻止卵细胞在子宫内膜上种植 D、终止胚胎的发育
28. 果蝇的精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8,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精子类型可能有: A、16种; B、32种; C、64种; D、128种。
29. 下列关于有性生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具有的生殖方式; B、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性; C、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D、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变异性较小。 30、若某动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 ,B和 b表示,下列各组精子中, 哪组是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
A、AB、Ab、aB、ab; B、AB、 ab、ab、AB; C、aB、aB、ab、ab; D、AB、 aB、ab、ab。 二、简答题
31.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在从____________发展到____________的过程中,都要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细胞连续分裂______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______次的细胞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的结果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______。
32.某生物卵原细胞内有24条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里有______条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有______条染色体。
33.一只雌蛙在繁殖季节假设能产生1000个卵,这只雌蛙的次级卵母细胞有______个,它产生的极体数目是______个。
34.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叫做______作用。合子中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______,另一条来自______。
35.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______和______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______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______和______都是十分重要的。 36.设某动物的一个体细胞中,核DNA的含量为2C,据此作答: (1)请在下图中绘出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
(2)填空说明下列DNA变化原因:①由精原细胞变成初级精母细胞时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进行______,核DNA含量变化是______。②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______,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一个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是______。③第二次分裂,染色单体分离,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4个精子细胞,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是______。
37.填写下面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表。
38.根据下图细胞分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示细胞分裂的方式是______。细胞内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比例是______。 (2)B图所示细胞分裂后产生的细胞是______或______。
(3)C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名称是______;每个子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 39.某动物体细胞有两对同源染色体,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下边方框内画一个着丝点已经分裂的该动物次级卵母细胞图。
(2)在这个次级卵母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______对,DNA分子______个。
创新应用训练
1.下图表示某基因型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1号为X染色体,图B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曲线图.图A细胞的变化以及B与b的分离分别发生在图B中的哪个阶段( )
A.7~8,0~4 B.4~7,3~4 C.7~8,3~4 D.8~9,5~6 2、据报道正常的人口性别比例为103至107(女性为100),而深圳市去年全年的人口性别比例为123;调查显示,性别比还随着孩次的增高而增高,一孩、二孩、多孩的出生性别比是119、166、164。有关人士介绍说,出现性别比偏高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作胎儿性别鉴定,进行选择性流产。因此,专家呼吁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有关方面对胎儿性别鉴定应予控制。(类似的报道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发生)请结合下面某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回答问题:
A
父本 → 精子 C D
亲本 B → 受精卵 → 幼体 → 成体
母本 → 卵
(1)下列各图中,发生A过程的时期是———————————— ,发生在C和D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