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1)——列举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列举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做到不重不漏,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答案。
2.通过列举法解决问题的学习、交流、反思,体会有序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严密性。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条理性、有序性,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
教学难点:能运用列举得策略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学生自主认定学习内容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自学例1
1.明确例1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突出问题:
1.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能想到什么? 2.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你能列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找出面积最大的长方形吗 4.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收集多种方法,准备实物投影。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要点:
从宽是1米开始考虑,按这样的顺序既不会多也不会漏。 (有序思考,不遗漏、不重复)
在周长相同的情况下,长方形的长、宽差距越大,面积越小;长、宽差距越小面积越大! 4.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预设:
(1)写数的分成
(2)有序写出用3个数字组成的所有三位数。
(3)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 ??
让学生比较有序和无序的两种结果,思考:同样都给出了四种围法,你更喜欢哪个? 为什么?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列举。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三、练习。 【基本练习】 1.第95页练一练
(1)还有哪些时刻会发出铃声? (2)除了用列举的方法还可以怎么解答? 2.练习十七第1题 【综合练习】
练习十七第2、3两题。 四、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第76页上第1-2题。
【提高题:】现有1克、3克、5克的砝码各一个(砝码放右盘),在天平上最多能称出多少种不同的重量? 五、课外作业。
1.《补充习题》第76页第1-3题。 2.选做:《练习与测试》第89页拓展应用。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2)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球队比赛的不同安排,感受列举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列举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从而能更自觉、主动地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运用选择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体会列举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1.学习例题2:南山中心小学举行小学生足球赛,有4支球队参加,分别是红队、黄队、绿队和蓝队。如果每两支球队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导入:题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提出问题
(1)理解题意,“每两支球队比赛一场”是什么意思? (2)你能写出所有的比赛吗?先试一试。再与同桌交流。 (3)解决这各问题时选择怎样的方法,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2)列举出各场比赛时,要注意些什么? (3)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师:列举时可以列表,也可以画图,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列举方法。 在解决问题时,列举法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列举时有哪些注意点?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说说可以从哪儿想起,有序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尽可能说清楚,说全面。 四、分层练习,巩固内化。 【基本练习】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独立完成。 (3)交流方法。
教师提问:你能列举出答案吗?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2.练习十七第4题 (1)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纠错
提问:“每两人之间通一次电话”和“两人互寄一张贺卡”有什么不同? 交流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需全面有序。 3.练习十七第5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独立想一想,有序列举,小组说一说。 (3)集体交流。 4.练习十七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投中2次的可能几种,怎样计算才能不遗漏,不重复? 5练习十七第7题
展示各种涂法,表达想法,进行校对和订正。 【创编练习】
(1)一架天平和三个分别重1克、3克、6克的砝码,这架天平可以称出多少种不同的重量?(假设砝码可以放在天平的两边)
(2)一张靶纸共三圈,投中内圈得10环,投中中圈得8环,投中外圈得6环。小华投了1次,可能得多少环?投了2次呢?(把书本上的“投中”改成“投了”) 五、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77页第2、3题
家庭作业:《练习与测试》第90页第1、2、3题及自我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