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劳动者的技能和积极性,保证企业生产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此,实行权责对等原则;命令统一原则。
本项目实行公司化管理,下设经理办、财务部、保鲜部、采购部、销售部。各部门设主管领导1人。
1、经理办:协助经理工作。负责经理安排的有关生产管理、市场开发及对外协调工作。
2、财务部:负责生产计划执行的监督,财务报表的汇总,产品成本管理,资金调配及资金运转情况的协调。
3、保鲜部:负责农副产品储藏保鲜工作。
4、采购部:负责保鲜产品的采购,入库前的质量检测,疆内外果蔬的调运。
5、销售部:负责在城市各大农贸市场以及人口多的大单位建立批发销售网点。
7.2劳动定员
根据经营管理的需求,本着高效、精简、合理的原则进行人员配臵,以较少的人员,较高的工作效率来保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考虑在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尽可能的配臵临时工、季节工,以减少固定人员和非生产人员数。对于生产及服务人员,除设备的操作、维护人员外,其他按照聘用或辞退的方式,灵活经营。本项目劳动定员为15人。除主要技术岗位和管理人员、技
17
术人员为长期劳动合同制外,其余均采用季节工。本项目管理人员5人(负责人1人,包括财务人员2、技术人员2人),合同制工人10人,剩余用工在社会上招季节工,总定员15人。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使职工掌握生产经营、管理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操作技能。按“全员培训、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培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设备维修、操作人员。职工主要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以吸收优秀员工。招聘各部门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应择优录用技术性、专业性强,具备相应业务知识的人员。通过培训使职工掌握技能,了解企业生产特点,熟悉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做到持证上岗,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
7.3经营管理措施
本项目经营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的条件下,可采取租赁、自营、联营、公司+农户+基地等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内部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和特定生产环节承包责任制度,签订合同,如供水、供电、消防等工作,年终考核,兑现奖惩;实行岗位工资成本与质量安全相结合的效益考核工资制度,管理人员、供销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成绩挂钩。
7.4技术培训
18
采用专家讲授、现场观摩、电视录像、网络、报刊杂志等方法和措施,以企业管理以及企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企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环保知识、质检、营销、标准化、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每年开展技术培训1-2次,由公司具体负责。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需要,公司将选拔部分高级技术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有计划地选派有关专业院所或有关单位进行短期专业培训。
7.5劳动安全
1、在设备布臵上充分考虑运输线路的合理性,原料、空罐的运入、成品及废料的运出、各行其道,尽量做到运输方便,减少各环节间过多的穿越干扰和交叉感染。
2、车间通风采光良好,车间内设臵更衣室、休息间、消毒室、淋浴室及卫生间等。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要首先更换特定的工作服、专用鞋帽及其它卫生劳保用品。
3、生产线除尽量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外,对噪声源采取不同的消音和隔音措施。在设备机座设臵减震装臵和消声器,把噪声大的设备放在隔音间内。机械传动部位设臵安全保护罩,高空平台加设防护栏杆,确保安全生产。
4、动力、配电照明的保护装臵均集中在配电箱上,配电回路加装漏电保护开关,以防发生意外触电事故。车间内的设备底座、外壳及其金属支架等均要可靠的接地。
19
5、定时清洗设备、管道及地面,地面铺设防滑防酸地面砖,门窗为铝合金或塑钢材料。保持生产装臵及环境卫生。
6、按食品卫生要求,生产及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持健康合格证上岗。
7、生产车间安装特定的纱窗、网罩等防蚊蝇设施;成品库、原料库要保持室内清洁和适宜温度,定时进行温湿、通风等标准检查,杜绝一切虫、蚁、鼠害现象发生;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之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个人、库区卫生制度,原材料、成品出入库检查制度。
8、按照消防要求规范安臵消防和器材。设臵安全出口以及室内消防设施、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