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解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1 19:58: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解读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是许多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软肋,对综合性学习概念的把握、特点的把握、重视程度、实施情况、评价情况等许多教师不熟悉。希望这次教材解读交流能帮助我们点正价值偏离,点通思维禁锢,点亮认知朦胧。 一.准确把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义

众多的实践证明:凡事行前必先明其要义,方可得其要领,行其规范,终其目标。 那么什么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它是一种既能体现小学生身心特点,又能体现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活动性的学习方式。它更注重于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综合;又注重于过程的开放和互动,它的内容选择范围宽泛、灵活,以直接经验为主。

就其特点而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体现“超越课堂,超越学校”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学习环境中,基于学生自己的经验,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是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学习。 就其本质而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具有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创造性、趣味性、灵活性等特征。它是最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就其教育的时代性、社会性而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也必将成为知识经济 时代语文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

就其对评价的要求而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从“一元评价”变为“多元评价”, “终结性评价”变为“过程性评价”。

二.准确把握各学段“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课标》中对“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为: 第一学段(1~2年级)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年级)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针对上述目标,我们通过研究和归纳找出四条主线,两个重点。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问题主线 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问题 观察主线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 关注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的 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 资料主线 结合课外阅读 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表达主线 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活动重点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 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合作重点 共同讨论 共同讨论,学会合作 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组织讨论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 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专题演讲 这样一比较,不难发现综合性学习的学段目标是以这几个为关键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 三.准确把握各阶段“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呈现特点及编排特点 让我们来看看人教版教材综合性学习三个学段编排方式的比较: 学段 第一学段 出现次数 每组都有但不标明, 呈现方式 课文后有建议,在语文园地中的学习时间 课外活动,课内交流 跟语文实践活动不作明确区分(举“展示台”交流 例:寻找身边的雷锋) 第二学段 每学期两次 在精读课文后布置,(三年级还有课外活动,课内交流 一次提示)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 第三学段 每学期两次 “大”:有一组集中安排,以活动建课内外一体化 议为主,阅读材料为辅; 一“大”一“小” “小”: 在精读课文后布置,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单元编排的具体目录,由于第一学段(1—2年级)综合性学习没有明确的安排,只做建议或渗透,因此重点看在第二、三学段中的编排。 册数 三上 单元 第一单元P5 第五单元P70 第二单元P21 第五单元P76 第三单元P45 第七单元P125 第三单元P38 第六单元P103 第一单元P5 第五单元P76 第三单元P49 第六单元P115 第二单元P21 第六单元P98 第六单元P122 具体内容 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环境保护 人间真情 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 成长的故事 了解自然 走进田园 我爱阅读 遨游汉字王国 语言的艺术 走进信息世界 热爱祖国(家乡) 轻扣诗歌的大门 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依依惜别) 三下 四上 四下 五上 五下 六上 六下 四.恰当选择各学段“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人教版实验教材中年级段中,每一次综合性学习都是与课文、习作或阅读内容相衔接的,就拿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课余生活──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内容、收获、感受)和第五单元(传统文化──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关于童话──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和第五单元(成长的故事──了解伟人、名人、身边的人的成长故事)四个“综合性学习” 的内容来看,它们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有机地集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应该说这种安排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诸要素、诸方面的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训练和提高语文素养的整体,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到了五年级,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教材对“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呈现特点,及具体的目标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从过去的与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及单元主题的整合发展到既有整合,又有分离而独立为一个单元组。无疑,这是对《课标》重视“综合性学习”的最好诠释,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根据以上教材在综合性学习编写上的特点,鉴于不同年级的不同内容的安排,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目标上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1、粗放性教学策略。主要用于中年级段的三、四年级。因为这一阶段我们是以“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初步能力和初步积累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作为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目标,不注重学习的结果,重要的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注重激发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兴趣,懂得观察自然和社会,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初步掌握多样的学习方法。在语文实践能力上我们只要求学生学会收集资料,进行简单的处理。而这一阶段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计划拟订,小组分工协作,以及活动过程性资料的分析,活动结果的小结和评价都没有明确的要求。

让我们来看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非常明确: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开展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提示)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一下,再商量商量,还可以收集哪些资料,并讨论打算怎样展示活动的成果。 我们可以这样操作:

课内部分:明确要求——自由分组——商讨活动内容和方法 课外部分:分组活动——整理资料——商讨如何展示 课内部分:展示成果

又比如,四年级第一次综合性学习,即《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综合性学习。要求为:中外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综合性学习,从童话的宝库中得到更多的宝物。先各自搜集自己喜欢的中外童话,认真读一读;再互相推荐,交换阅读;然后自由组合,商量一下,如何汇报展示。

四年级第二次综合性学习,即《成长的故事》。要求是:读了周恩来小时侯的故事,你一定深有感触。让我们来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并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可以了解伟人、名人的成长的故事,也可以了解熟悉的亲人和小伙伴的成长的故事。然后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小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进入到四年级,它是中年级段向高年级过渡的重要阶段,所以,就综合性学习而言,既要达到中年级段的目标,又要为高年级段作好铺垫。为此,这一阶段,应重在帮助指导学生主动完成学习全过程,进一步拓展学习的内容和获取信息的渠道,掌握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主要表现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人活动方式。我们要求学生在 搜集资料的同时,进行筛选,并适当进行加工。

以《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综合性学习为例,我们可以这样操作: 课内部分:明确要求

课外部分:自主搜集——自主阅读——相互推荐 课内部分:交换阅读——自主合作——商讨如何展示 课外部分:展示准备 课内部分:展示成果

2、严谨性教学策略。主要用于小学高年级段,即五、六年级。这一阶段在中段学习活动的基础上,以“综合性学习的系统研究”为主要活动特征,表现为对活动要求更加严谨、规范,从而达到高效。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阶段学习活动的目标,教师要为学生做好下面一些必要准备:首先提供给学生可以选择的学习途径范例(如可以在书本、报刊等文本资料中学,可

搜索更多关于: 人教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解读 的文档
人教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tn0z9ejah7e16g2f5026bod04q39t00p2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