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第7课归园田居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19:10: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归园田居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 课 题 主备人 归园田居 课 型 审核人 新授课 课时 时间 一课时 ⑴、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境。 学习目标 ⑵、解读诗人归田园前的心境,解读诗人形像。 ⑶、简单了解陶诗的艺术风格。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重点难点 园生活地精神。 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方 法 吟诵分析法 自 主 学 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知识链接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自称为“五柳先生”,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后家道已衰落。 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 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陶渊明二十九岁,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 曾三次辞职。四十一岁时,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退隐之后,他曾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诗人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 这段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写出了大量的田园诗,艺术上也日臻成熟,终至炉火纯青。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阐明社会理想。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是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这虽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要求,也反衬了现实社会的黑暗。 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的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使他早期具有济世之志,几次出仕,正是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的体现。退隐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他的道家思想,

1

继承了正始以后道家精神批判现实、否定现实的一面,但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思想,又给予他以消极的影响。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 作 探 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朗读诗词、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词内容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 问题: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3. 问题: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

2

三、品读诗词、深入探究 1、归园田居的题眼是哪个字?作者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往何处?归去如何?用原诗中的词或句子回答。 2、诗人在描写田园生活情景时选用了那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诗人是如何描写田园美景的(从写景顺序和艺术手法上作答)(总述加举例分析)?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如何理解?用到了什么修辞?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4、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我们常常说文如其人,那么你从诗中感受到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这种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的?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赞赏?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拓 展 应 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训练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③中,披④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3

【注释】①人事:指与人交结往来。 ②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 ③曲:隐僻之地。墟曲:犹乡野。 ④披:拨开。 ⑴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⑵诗人是怎样来表达乡村生活宁静的? 五、默写全诗。 六. 写一篇300——500字的小作文,描写高中生活的诗意。下节后进行展示。 4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第7课归园田居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tn2q35w8p0weks4q8jb3z01x0bvw200n8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