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除了供人们欣赏外,人们更为重视的是植物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植物除了能创造优美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滞尘杀菌、减弱噪声等多种生态功能,可以提高环境质量,为人类创造适合其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环境。植物能影响人的环境,人的行为也通过环境来影响植物,植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不同的环境对植物的影响不同。
石人冲社区公园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长沙市石人冲文化休闲公园位于省政府西北角石人冲安置小区中心位置,是我区第一个社区公园。以“石人”为主题,以水体、植物造景为手段,突出人文主题,强调生态效应;以人为中心,充分强调人对环境的需求,布置不同的景观类型,建设成融景观和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文化休闲公园。公园占地总面积8000平米,其中绿化面积3700平米,植有乔灌木700余株、小苗1500平米、草皮2200平米;公园中心建有约900平米的水系,水系内架有三座
景观石桥,北面建有亲水平台,东面有休息亭,此外园内还设有中心广场、健身场和管理用房,公园北向设有生态停车场地。
石人冲社区公园植物种类是以乡土植物为主的自
然式配置。乔、灌、草多层式造景,这是该社区公园主要的造景方式,用于园路两侧以及池边,既体现了自然状态又显得
丰富多彩。
柳树树形优美,配置于池边,小桥,流水,亭与柳树相映衬,有种江南的感觉。
木芙蓉花开,为公园增添的色彩,弥补了秋季花色不足。
园内还种植了红叶石楠,红继木,在秋季与其他植物形成了色彩的对比,为公园增添了生机和魅力。但是地被植物的种类比较少,秋冬季节草枯萎了,地被裸露,起不到美化作用。应该适当增加秋冬开花的花卉入波斯菊等,为公园的增添色彩。而且公园草地面积较小,难以满足人们休闲的需求。
只有池边种植了菖蒲,显得水体有些单调,可适当增加睡莲、荷花之类的水生花卉点缀水景。
樟树置于小广场中央,本来可以更突出樟树的形态
的,但是这株樟树长得不好,反而影响了景观。
南天竹与景石的搭配,二者协调,使园路更富有情趣。
乔灌草种植的结合可以有景观深邃的层次感。随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对美的追求发生了变化。原先的园林美学观念和绿化技法远远满足不了现代都市文明的需要,人们对城市绿化、美化的要求和欣赏程度都越来越高,对城市树种选择与配置、栽培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城市的公园建设也逐步向生态化、自然化的方向发展。充分体现了(人物)环境对(公园) 植物的响。
从多学科多角度出发,对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进行研究,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可以用来指导现实生活中园林植物景观的建设,满足人们对城市园林植物景观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以
自然为主题的生态型园林格局,人与环境要能和谐的融合。对建设生态型城市,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依托和良好环境 。石人冲社区公园的园林景观,具有丰富的艺术文化内涵,大大改善了公园内的生态环境,将艺术和自然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上海城居住小区内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功能如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活动空间、营造视觉景观、构筑意境美等是很重要的,同时植物也是居住区生态环境的关键部分,也是衡量其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准。
上海城居住小区位于长沙二环线附近,处在韶山路以东,香樟路以南。上海城很注重绿
化,绿化景观整体都不错,体现了当时设计的前瞻性。植被、绿化的设计,社区水体的设计,日照等微环境的生态设计,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与自然的生态设计基本满足生态建设的要求。各种植物合理的搭配让小区生机盎然,古朴的小桥、潺潺地流水、安静的亭廊相互辉映给人一种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上海城选择适合长沙市气候条件的抗逆性强 、 观赏 效果好的园林树种,是充分发挥绿化生态效益,形成特色 植物景观的关键 。上海城选择的植物材料主要具有以下 特点 。
( 1 )无污染,无伤害性 。不用有毒 、 有尖刺 、 有异味或 易引起过敏的植物,且基本达到所选
植物材料无飞毛 、 少 花粉 、 季相整齐 。
( 2 )抗污性强 。因上海城濒临长沙市主干道韶山南 路,扬尘 和 汽 车 尾 气 是 重 要 污 染
源,所 以 选 择 广 玉 兰、 樟树、 桂 花和夹竹桃 等来吸 污滞尘 。 ( 3 )季相变化明显 。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相间,彩叶 与常色叶植物共同营造一个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 。
( 4 )种植一定数量的果树,即可以使居民充分享受到 采摘的喜悦,又可以吸引雀鸟等动物来增添
小区的活力 。
上海城居住区内除中心绿地外,其他大部分植物景观配置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为条状,椭圆状,。通过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其中所采用的植物配置分三层布置。水杉,银杏,垂柳,复羽叶栾树为上层落叶乔木,香樟,桂花,秃瓣杜英、乐昌含笑、杨梅、柚子树、石楠等为上层常绿乔木。中层栽培了夹竹桃,龙爪槐、红继木、紫叶桃、山茶、海桐、冬青卫矛、四季桂、木芙蓉、棕榈、芭蕉等。下层栽培植物主要有:八角金盘、 鸢 尾、 杜鹃、小叶女贞、 金边卫矛、 葱兰、 金边六月雪、 红花 酢浆草、 等 。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
夺和破坏性利用,使得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 。居住区
作为人们最重要的生活空间,理应成为市民回归自然的最 佳场所,居住区绿地要创造舒适 、 优美的环境 。因此,从植 物材料选择到植物配置要首先考虑美化功能,不论是乔 木,灌木,花卉地被,还是观花 、 观果,观叶或观姿,设计师 都应该通过对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抗性的了解,设计组合出 成功的人工栽培群落,从而提高居民区整体环境质量 。上
海城居住区植物景观特色鲜明,季相变化明显,取得了很 好的效果,给人感觉幽 雅 、 清静 、 舒适.但也有一些不足 。
①落叶树种配置较少,而少常绿树种,多落叶树种更有利 于居民冬季采光,且更能使居民感应到季节变化;②物与
水景协调的不够完美;③植物景观初期维护良好,后期保 护与景观改造做的不够到位 。 橙子街区植物与环境的影响
橙子街区位于林科大校园内,由于整条街不长,植物配置也比较单调,偶尔起了点点景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