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省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题(二)
本试卷16页,38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县(市、区)、学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 和座位
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 选项的
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 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 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e9 C12 N14 O16 S32 Fe56 Cu64 Ce1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相同的方式增大内膜的面积
B. 两者的膜参与组成叶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C. 都能进行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并将能量贮存在稳定的有机物中 D. 都能被健那绿染液染成绿色,说明都含有染色体 2.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内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DNA复制、转录只能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 B. DNA复制、转录过程需要酶催化,翻译过程不需要酶催化 C. 三个过程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形成了相同的碱基对 D. 三个过程的产物都不相同,但都进行了遗传信息的传递 3.
茉莉酸(JA)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其作用具有多效性,如可以促进乙烯的生 成、促进叶片脱落、促进不定根的形成。有关JA的说法错误的是 A. JA属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4.
B. JA可诱导与乙烯生成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C. JA与脱落酸在作用上互相拮抗 D. JA能提高拝插繁殖的成功率 合理选择实验试剂和材料有利于提高生物实验的成功率,下列有关实验合理的是 A. 用卡诺氏液固定经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洋葱根尖细胞的形态 B. 用双缩脈试剂提取花生种子匀浆中的脂肪和蛋白质
C. 用重铭酸钾溶液检验酒精的产生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D. 用0. 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题(二) 第1页(共16页)
5. 新型??病毒侵入人体被吞噬细胞处理后,产生一系列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吞噬细胞能将病原体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 B. 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记忆B细胞 C. 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分别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D. ??肺炎痊愈者的记忆细胞参与二次免疫时,体内抗体含量快速上升
6. 已知一女子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其父亲患病,母亲和丈夫均正常,但丈夫的父母也患
有该遗传病。在不考虑其他变异的情况下,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A. 这对夫妇所生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50% B. 该女子丈夫的弟弟患病的概率大于50%
C. 若该女子有一个正常的妹妹,则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D. 若丈夫有一个患病的弟弟,则该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
29. (10 分)
右图中的曲线表示某密闭大棚内植物 一昼夜内吸收与释放CO2的情况。根据CO2 吸收值是否大于零,将曲线分为N、M、L 三段。SN、SM、 SL分别表示相关曲线与0 线之间的面积。请分析回答:
(1)
(2) 据图分析,该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积累最高的时刻是 正常生长,则一昼夜内SN、SM、 SL需满足的关系是 情况,并在答题卡坐标中绘制变化曲线。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题(二) 第2页(共16页)
。
心段曲线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是
。
。若要保证大棚内植物
(3) 若一昼夜内该大棚内植物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请据图分析该大棚内O2含 量变化
30. (10 分)
某种海洋生物体内含有一种剧毒的非蛋白神经毒素A,毒素A能使神经、肌肉丧 失兴奋性。为探究毒素A的毒性机制是如何对神经纤维或突触产生影响,研究人员设 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并记录结果,请回答: 用微电极刺激突触前 神实验 编组 对神经组织的处理 经元后测得细胞膜 两侧的电位差/mV 0. 5 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 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mV I n m IV V VI ? 浸润在生 理盐水中 5 min 10 min 15 min 5 min 10 min 15 min 35 35 35 30 20 10 35 35 35 25 10 -70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题(二) 第3页(共16页)
(1)表格中的实验步骤“?”是 。
(2) 组I的突触前神经元细胞膜两侧产生35 mV的电位差时,膜内外电位发生的
变化是 ;突触后神经元细胞0.5 ms后才能测到电位变化, 传递延迟的主要原因是
。
(3)比较各组突触前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电位差,推测毒素A的毒性机制可能是 。
(4)比较各组突触前、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从突触结构和功能上推测毒 素A的毒性机制可能是
31. (9 分)
帽贝是一类依附在浅海岩石上以浮游植物为食的小型动物。蛎鹬是一种捕食贝类 的滨鸟。研究人员以三种帽贝为研究对象,将A、B、C三种帽贝分为两组,每组每种帽贝数量、大小等情况相同。一组保护在大型的铁丝笼中,蛎鹬无法捕食;另外一组 没有铁丝笼的保护(两组其他饲养条件相同)。两年后,受保护组中A种帽贝数量大幅 增加,而C种帽贝数量大幅减少。请回答:
(1)写出未受保护组中的一条食物链:
(2)若要调查蛎鹬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3)帽贝同化的能量除了流向下一营养级,还有哪些去向?
O
。
。
法。
(4)受保护组中C种帽贝数量下降的可能原因:
。
32. (10分)
控制果蝇的刚毛(W)和焦刚毛(w)、长翅(V)和残翅(v)、细眼(R)和粗 眼(r)三对等位基因,已确定分别位于X、II、III号染色体上。而控制正常肢(B) 和短肢(b)的一对等位基因,未确定在口、ID号中哪一号染色体上。各种野生型(显性性状)均为纯合子。现有若干只野生型和各种变异类型(隐性性状)雌雄果蝇可供 实验,请回答:
(1) 已确定在染色体上分布的三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遵循的遗传规 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用野生型雄果蝇与焦刚毛残翅粗眼雌果蝇交配,F2中出现焦刚毛残翅粗眼雌 果蝇的概率是
。
填
(3)用某种野生型果蝇与相应变异类型杂交,F1 (“一定”或“不一定”)全为野生型,理由是 。
(4)要探究正常肢(B)和短肢(b)基因是在II号染色体上还是在III号染色体 上,实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题(二) 第4页(共16页)
设计的思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 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为提高食用菌平菇菌种扩大培养的质量,实验人员采用了改良PDA培养基(配 方:马铃薯200 g、蔗糖20g、琼脂20g、水1000 mL.青霉素50μg?mL-1),添加青 霉素能显著增强此培养基抗杂菌的能力,请回答。
(1) 依物理性质划分,此培养基属于 基属于
(2) 为平菇菌种提供碳源和氮源的分别是 、 ;依用途划分,此培养。
-
(3) 虽然配方中添加了青霉素,但也不能省略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步骤,理由是
;
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要倒置,可以防止 同时可减缓培养基中的
。
-
(4)要证明青霉素的作用,还需制备的培养基是 38.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新型??病毒表面的S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研究人员为研制S蛋白疫苗,做 了如下实验,请回答:
,
(1)过程①是 方法是
.
,以便。
,过程②是
,过程③常用的
(2) 釆用PCR技术获得大量的S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其前提是 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PCR过程所需的酶是
(3) 通过上述过程⑥得到的蛋白制备的疫苗比④效果更好,从细胞结构差异的角 度分析,原因是
(4) 利用S蛋白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运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有 出一项即可)
。
。(答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题(二) 第5页(共16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