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不可复性关节前移位
【诊断】
1. 开口受限时,开口时下颌偏向患侧,作被动开口检查时,开口度不能增大。 2. 患者一般曾有典型的关节弹响史,继而有间断性关节绞索史,发作时弹响消失。
3. 开口和咀嚼运动时关节区疼痛。
4. x线片可见关节前间隙增宽,关节造影片可证实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存在。 【鉴别诊断】 翼外肌痉挛:见前述。 【治疗原则】 i. ii. iii.
发生不可复关节盘前移位时间较短时,可在局麻下试手法复位。 枢轴合垫配合理疗,扩大关节间隙使关节盘复位。
关节腔冲洗术,用生理盐水进行关节腔冲洗,使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变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冲洗完成后,可根据患者情况,于关节腔内注射泼尼松龙或透明质酸钠。
iv.
上述资料无效或病程较长,症状严重者,可在关节镜下行关节松解,关节盘复位术或作开放性关节盘复位手术治疗。
第八节、关节囊扩张伴关节盘附着松弛
【诊断】
1. 开口度过大, 最大开口时关节均呈半脱位状态,偶有出现复发性关节脱位。 2. 常伴有慢性滑膜炎,出现关节区的张口痛,咀嚼痛及压痛。 3. 有的病人可伴有其他关节韧带和关节囊的松弛。
18
4. 关节造影可证实关节囊扩张和关节盘附着松脱。 【鉴别诊断】 翼外肌亢进:同前述。 【治疗原则】
1. 对症轻者,可用50%葡萄糖注射液作关节囊内注射,每次1~1.5ml,每周1~2次,可多次注射。还可注射硬化剂,同时配合肌训练,由于硬化剂组织反应重,故注射前以2%利多卡因先行关节囊内注射。如可能可关节镜辅助下硬化剂注射。 2. 手术治疗。
第九节、关节盘穿孔,破裂
【诊断】
1. 开口型歪曲, 常伴有关节绞索与开口受限。
2. 开闭口,前伸及侧方运动时,关节内有多声破碎音或摩擦音。 3. 关节区与关节周围区疼痛。
4. 平片多数患者有髁突器质性改变,少数患者骨质无异常,关节造影片示关节上下腔交通。
5. 常伴有翼外肌痉挛和关节滑膜炎的症状。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是减轻疼痛,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 i.
以保守治疗为主,如理疗,中药外敷,口服药物,关节腔内药物注射等,同时应纠正夜磨牙,紧咬牙,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修复缺失牙,必要时可使用合板治疗。 ii.
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宜行关节镜或开放手术治疗,行复位修复术,如不能
19
修复则应摘除关节盘。
第十节、骨关节病
【诊断】
a) 开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开口度可轻度受限,下颌运动过程中可有绞锁。病变严重因髁突磨平变短,可致前牙开合。 b) 连续的摩擦音较常见,似捻发音或揉玻璃纸音。
c) 颌面部肌肉疼痛或僵硬,疼痛可发生于下颌运动过程中的任何阶段。 d) 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窝变得浅平宽大,髁突骨质硬化,破坏,囊样变及骨赘,变形等。关节造影可见关节盘移位,穿孔等。
e) 原发性骨关节病患者,常伴有髋关节,膝关节,颈椎,腰椎和末端指,趾关节的退行性变。 【治疗原则】
1. 对症治疗 可服用抗炎止痛药,如消炎痛,扶他林等,红外线照射或中药局部热敷。
2. 关节腔药物注射 于关节腔内单次注射泼尼松龙0.5~1ml,对减轻疼痛,恢复正常关节功能的近期,远期效果均较好,也可选用透明质酸钠进行关节腔内注射。
3. 控制或减少发病因素,纠正夜磨牙,紧咬牙,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修复缺失牙,恢复垂直距离等。
4. 对少数症状严重,病程迁延者,可在关节镜下行关节灌洗,松解术,或行开放外科手术治疗,如关节盘修补,髁突成形术,关节置换术。 前牙开合者,在病变静止后,可进行正畸或正颌手术治疗。
20
第四章 口腔颌面部先天性畸形
口腔颌面部先天性畸形多为胚胎发育异常所致,以唇腭裂最为常见。唇腭裂是颌面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营养,内分泌,感染,理化损伤,药物,烟酒等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胚突的正常发育及融合受阻产生的畸形。
第一节、 唇裂
【诊断】 i.
上唇裂开,皮肤,黏膜及口轮匝肌分离,移位,正常上唇的表面解剖标志不清或消失,双侧极不对称(单侧唇裂)。完全性唇裂伴有鼻畸形,如鼻小柱偏移或缩短。 ii.
伴有牙槽突裂和腭裂者上唇畸形更严重,且伴有牙槽突裂和腭裂相应临床表现。 iii.
双侧唇裂患者前唇及前颌骨前突,前唇短小连于鼻尖下方,鼻小柱几乎消失,鼻翼,鼻尖塌陷。 iv. v.
表情,吸吮,进食,语言功能障碍。
唇裂的产前诊断(B超检查)采用超声诊断仪探查胎儿口唇,口腔及颜面部位,当探头达胎儿面部时,探头沿口,鼻,眼方向与胎儿呈横断切面移动。口与鼻之间的较强回声弧形切面即为上唇,弧形切面的连续性完好表示口唇正常。若连续性中断,即可视为唇裂。舌头运动的异常抬高有助于腭裂的诊断。 【分类】
唇裂诊断无困难,要点在于分类。宋儒耀分类法如下: i.
单侧唇裂(左侧多见)
(1) Ⅰ度唇裂:仅限于红唇部裂开,亦称红唇裂。
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