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来,管理信息系统的本质是要整合社会,把社会变成一个大的“巨人” ,这个巨人把所有简单的事情都程序化,这样就可以有时间做更有创造力的事情了。
20.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定义是什么?谈谈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必要性?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是组织未来发展需要,在开发信息系统时作出的长远规划,对于组织来说,它是组织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具备信息系统角度的环境、方向、目标和策略四个方面的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策划的必要性:
(1)在制定战略规划前组织经营者必须对组织的环境、方向、目标和策略进行分析和理解,随着战略规划的最后确定,组织的环境、方向、目标、策略也随之确定。
(2)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可以实现信息资源价值最大化。
(3)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保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4)战略规划能知道信息系统的开发,并提供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依据。
21.有些企业将负责信息化建设的部门称为信息管理部,而有的企业则将其称为信息技术部。请问两者有何异同,尤其是从企业领导的角度评述其出发点。?
答:企业信息管理部门的称呼反映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早期,企业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因此大都命名信息管理部门为信息技术部,现在企业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信息管理部门称为信息管理部。名称不同反映了工作重点的不同,但都是承担企业信息化管理和技术工作的部门。如果现在企业仍将信息管理部门称为信息技术部,那么企业领导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重点以至实质的认识是滞后的。
22.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包括哪几个步骤?结合实际谈谈从哪几个方面收集相关信息?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大致包括:
(1)确定战略规划的性质,即对战略规划的总体定位。
(2)制定规划前的战略分析。包括收集相关信息、定义约束条件、根据信息和约束进行战略分析。
(3)制定战略规划。明确战略目标和功能;设计信息系统总体结构;选择开发方案;提出实施进度;
(4)通过战略决策。由战略规划领导小组将战略规划整理形成文档,提交给组织最高层领导或决策层,经领导批准后生效。
收集相关信息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
(1)外部信息:与企业有联系的客户和企业、竞争对手、工商行政服务机构、相关的政策法规等信息;
(2)内部信息:主要是收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详细资料,包括企业业务流程、信息技术、当前信息系统现状等信息。
23.什么是企业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是用于企业内部系统开发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首先,通过全面的调查,识别企业目标、企业过程和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产生有用的相关数据,利用数据结合企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即信息结构),再将总体方案应用于新的企业过程,最终完成企业目标的一种方法。
24.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步骤。
(1)关键成功因素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信息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2)步骤:
① 了解组织或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第 5 页 共 26 页
② 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 ③ 确定关键成功因素
④ 确定各关键因素的评估标准
25.简述MIS开发方法的结构体系?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结构体系,一般包括系统开发环境与工具、系统开发技术、方法学、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等几个层次。其中开发环境与工具位于最底层,用于支持其他三个层次,技术是指运用一些特殊的工具和规则来完成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一个或几个阶段,是组成方法学的基本成分。
26.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有哪些优缺点?
结构化开发方法也称为结构化生命周期。它遵循系统工程思想,充分考虑用户需求,遵循用户至上原则,突出系统功能特征,按照软性生命周期过程严格划分工作阶段,强调软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采用自顶向下整体分析设计、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方法。新系统在旧系统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老化、淘汰,最后被更新的系统取代。
优点:
(1)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各全局性 (2)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 (3)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4)重视工作文档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缺点:
(1)开发周期长
(2)难以适应变化要求
27.结构化开发方法将系统开发分为哪些阶段?各阶段完成什么任务? 结构化开发方法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视为一个生命周期,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与评价五个阶段。
(1)系统规划阶段:系统规划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第一阶段,主要解决该做什么,需要什么开发环境,在什么环境下运行使用,开发成本如何等问题。
(2)系统分析阶段:系统分析以开发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为出发点,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
(3)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计是对系统分析的深化和细化,在系统分析阶段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设计系统的物理模型,主要是由系统设计人员按照系统分析阶段提供的资料,结合计算机处理技术,对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具体的设计。
(4)系统实施阶段:系统实施是把信息系统的设计模型转变成为信息系统实物。这一阶段的任务包括计算机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
(5)系统运行维护与评价:记录系统运行情况,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定期整理系统中存在的不能修改的问题,形成新需求建议书,为下一周期的系统规划做准备。
28.什么是原型开发方法?它适用于哪种系统的开发? 原型法是在系统开发初期,系统开发人员获取用户需求的基本情况和了解系统主要功能的要求后利用现在的软件产品或开发工具,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迅速构造出系统的初始原型,在用户对此系统原型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再次提出需求,开发人员与用户一起不断对原型进行修改、完善,直到满足用户需求。
由于对系统开发的环境要求较高等原因,原型法一般在比较小或有比较成熟借鉴经验的系统开发工作中运用。
29.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有什么关系?
第 6 页 共 26 页
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的联系: (1)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都是从流程的角度动态地去考察分析对象, 都是用图形符号抽象地表示调查结果。
(2)数据和业务的联系具体表现在: 数据流是伴随着业务过程而产生的, 它是业务过程的衍生物; 数据资料基本上也是按组织结构或业务过程收集的; 在数据汇总时, 我们也是以业务流程为单位, 将同一业务的不同处理步骤中的数据加以集中; 数据流程图的绘制遵照业务处理的全过程。
(3)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由业务流程图可以导出相应的数据流程图。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先按业务流程图理出的业务流程顺序, 然后将相应调查过程中所掌握的数据、表单分离出来, 接下来考查数据的流向, 加工处理过程和存储, 把它们串起来就绘制成一完整的数据流程图; 另一种是从业务流程中分离出处理过程, 再考查每一个处理过程的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 将业务过程中所有的处理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流进行有机的集成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数据流程图。
30.已知在某个图书馆出纳台进行借书其过程文字描述如下:
读者、出纳员可在计算机终端通过书名、作者,根据图书馆藏查出图书馆藏书号,再利用图书馆藏书号查询图书借阅登记表判断该书是否外借,如果在架,办理借阅手续,并登记图书借阅登记表;如果外借,判断是否过期,如过期,对外借过期图书打印催还单。
根据上述过程画出该系统的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
书
P1 S1 读者 D1:书名作者 查书号 书号 P2 借书 催还单 S1 读者 书号 F1 图书馆藏表 登记借阅 F2 借阅情况 借阅登记表
31.分别用判断树和判断表表达图7.11库存管理子系统第二层数据流程图中出库判断处理。
商品出库分情况处理判断树 库存足够——开库存单 商品出库 库存不足——开缺料通知单
第 7 页 共 26 页
商品出库分情况处理判断表
决策规则号 情况 处理方式 32.根据图7.13通达公司商品供销存管理新业务流程图,设计图7.22通达公司供销存新管理功能层次图中缺货管理子系统的下一级子系统。
根据图7.13设计图7.22中缺货管理子系统的下一级子系统。 缺货管理 库存盘点 查询商品库存台账 缺货通知单
33.系统详细调查中,有关系统输出方面,应调查哪些问题?
答:系统详细调查时,有关输出方面,系统分析人员应调查:原系统的输出(包括输出报告、查询内容、决策方案等)是什么?输出的目的是什么?哪些输出可以 合并或取消?目前输出的精确度如何?是否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如何提高?
34.信息系统流程图的作用是什么?它与数据流程图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作用:信息系统流程图可以反映数据的来源和去向,而且更可以反映如何做到机器实现(这正是系统设计的要义)。
区别: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数据流程图为基础绘制的,但信息系统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不同,它是面向计算机的。数据流程图反映的是各个处理的数据来源(来自于哪个处理)和去向(送到哪个处理),而信息系统流程图不仅反映数据的来源和去向,而且更要反映如何做到机器实现。
35.系统的模块化设计的优点是什么? 模块的划分应遵循相对独立的原则,即模块的功能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地被实现、调试或修改,系统模块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调用和数据传递去实现各自的功能。
这就为系统的透明化开发奠定的基础,系统开发可以采用工程方式进行集团作业,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缩短开发周期的效果。
模块的相对独立还可以有效地阻止个别模块的运行错误在系统中的扩散。 此外,系统功能的修改和升级也只需增、删相应的模块即可达到目的。 36.重复录入法可以发现和防止哪种类型的错误? 重复录入法是由两个人将同一数据分别录入计算机,再有计算机程序依次比较二人的输入数据,如发现不同,则必有一人录错;否则为录入正确。
可以发现和防止 操作错误:指的是人工录入操作失误产生的错误 37.系统设计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系统设计报告中应包括总体设计方案、代码设计、文件设计和输入输出设计方案,以及程序设计说明书。
38. 系统实现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
软件准备,包括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一些应用程序。
第 8 页 共 26 页
1 库存足够 库存不足 开出库单 Y N X 2 N Y X 开缺料通知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