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三学生数学解题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1 9:48: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想计划之间相关性尤其显著,即对问题的理解关系到构思解决问题的计划。只是数学成绩在班级位置与理解问题、构想计划、执行计划、回顾反思的相关性不明显,说明学生平时的解题很少关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5)进一步从文理科和男女生的角度分析理解问题板块的6个问题: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问题5 问题6 * 年级 * 文理科 Mean 年级 高三 文理科 文科 理科 Total 问题1 3.55 3.49 3.52 问题2 3.85 3.51 3.67 问题3 3.20 3.47 3.34 问题4 3.13 3.27 3.20 问题5 3.32 2.96 3.13 问题6 3.85 3.82 3.84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问题5 问题6 * 年级 * 性别 Mean 年级 高三 性别 男 女 Total 问题1 3.51 3.52 3.52 问题2 3.51 3.83 3.67 问题3 3.35 3.33 3.34 问题4 3.26 3.14 3.20 问题5 2.88 3.38 3.13 问题6 3.98 3.69 3.84 其中文理科差异大的问题:2.在解决几何题之前,我会先按题意尽量地画出图形,感觉一下结论的正确性。3.在求解问题时,我会先问自己:“己知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要获得结论还需要哪些条件,如何才能得到这些条件。”5.遇到对某一数学知识不太理解的情况时,我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可以看出文科学生在理解问题方面更加仔细,对不太理解的知识进行标记,重点解决标记的知识,解决几何题之前先画出图形,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以及感性的思维方式;理科学生一般直接分析条件和结论,重点是如何构建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理性思维程度比较高。

其中男女生差异大的问题:2.在解决几何题之前,我会先按题意尽量地画出图形,感觉一下结论的正确性。5.遇到对某一数学知识不太理解的情况时,我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6.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会先通读一遍题目,对问题有一个整体把握,然后再细节化。可以看出女生在理解问题方面更加具体化,逐个条件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各个条件的含义;男生更关注对问题的整体把握,初步具有全局的意识,由整体到局部去理解问题。

5

整体来看,问题5分值较低,说明学生做题时遇到对某一数学知识不太理解 的情况时,基本上没有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对于不理解的知识没有引起足 够的重视,容易考虑问题不全面,形成解题障碍,如果是解题的关键性知识,就 可能解决不了问题。

(6)进一步从文理科和男女生的角度分析构想计划板块的6个问题:

问题7 问题8 问题9 问题10 问题11 问题12 * 年级 * 文理科 Mean 年级 高三 文理科 文科 理科 Total 问题7 2.80 2.91 2.86 问题8 2.65 3.13 2.91 问题9 3.42 3.58 3.51 问题10 3.40 3.00 3.19 问题11 2.95 3.18 3.07 问题12 2.83 3.00 2.92

问题7 问题8 问题9 问题10 问题11 问题12 * 年级 * 性别 Mean 年级 高三 性别 男 女 Total 问题7 3.02 2.70 2.86 问题8 2.86 2.95 2.91 问题9 3.56 3.45 3.51 问题10 3.19 3.19 3.19 问题11 2.95 3.19 3.07 问题12 2.98 2.86 2.92

其中文理科差异大的问题:8.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会把题目中的重要信息提取出来,并按它们的相互关系作出示意图。10. 如果感到用一种方法难以理解某一数学内容时,我很少尝试换一种方法来理解它。理科学生注重题目中条件之..间的联系,比较容易找到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便于条件与结论间的转化;文科学生对于不理解的知识,会想办法理解,关注每一个条件在解题中的作用。

其中男女生差异大的问题:7.在具体解答之前,我很少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猜..想。11.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一般是先将条件和结论用明确的数学符号表示出来,然后再寻找沟通条件和结论的桥梁。男生的思维相对来说灵活性强些,但是缺乏解题的规范性,女生解题不够灵活,但是解题的规范性强,解题步骤完整清晰,字迹工整,一般方法会,得分率比较高。

6

整体来看,问题7分值较低,说明学生在具体解答之前,很少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猜想。数学知识中有归纳与猜想这部分的内容,实际上学生可以对解题的结论进行估计,猜想结果的可能情况,特别是选择题和填空题,选择题可以排除掉不可能的选项,填空题可以否定不可能出现的结果。学生还是没有理解条件与结论间的关系,没注意结论受到条件的控制和约束。

(7)进一步从文理科和男女生的角度分析执行计划板块的6个问题: 问题13 问题14 问题15 问题16 问题17 问题18 * 年级 * 文理科 Mean 年级 高三 文理科 文科 理科 Total 问题13 3.50 3.29 3.39 问题14 3.32 3.31 3.32 问题15 3.25 3.33 3.29 问题16 3.65 3.36 3.49 问题17 3.17 3.38 3.28 问题18 3.38 3.22 3.29

问题13 问题14 问题15 问题16 问题17 问题18 * 年级 * 性别 Mean 年级 高三 性别 男 女 Total 问题13 3.49 3.29 3.39 问题14 3.44 3.19 3.32 问题15 3.33 3.26 3.29 问题16 3.56 3.43 3.49 问题17 3.49 3.07 3.28 问题18 3.44 3.14 3.29

文理科差异大的问题:13.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对自己采取的解题方法的有效性是心中有数的。16.在解数学题的过程中,我经常提醒自己要注意问题的关键。17.在解题过程中,我会经常估计一下前景和成功的可能性。文科学生对解题的关键比较重视,比如公式的运用、计算的过程、解题思路的条理性等,理科学生对解题的整个过程的把握比较重视,解题思路比较清楚,知道自己会不会做,会做才写,不会做可能就什么都不写。

男女生差异大的问题:14.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会经常问自己:“这一解题方法正确吗?”17.在解题过程中,我会经常估计一下前景和成功的可能性。18.如果解题发生困难,我就考虑这个问题的特例或最简单的情况。男生相对女生而言,不够细心和踏实,审题、计算方面欠认真,解题中感觉不对可能会想方法正确吗?从特殊的情况验证一下等,解题的思路稍微要开阔些,方法会较多些。

7

整体来看,问题15、17、18分值较低,其中15题:在解数学题的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所采用的解题方法的优劣程度。说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我监控的意识还是不够,对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步骤没有足够的信心,可能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计划解题的完整性。

(8)进一步从文理科和男女生的角度分析回顾反思板块的6个问题: 问题19 问题20 问题21 问题22 问题23 问题24 * 年级 * 文理科 Mean 年级 高三 文理科 文科 理科 Total 问题19 2.45 2.82 2.65 问题20 2.68 3.11 2.91 问题21 2.92 3.18 3.06 问题22 2.48 2.58 2.53 问题23 2.60 2.73 2.67 问题24 3.90 3.67 3.78

问题19 问题20 问题21 问题22 问题23 问题24 * 年级 * 性别 Mean 年级 高三 性别 男 女 Total 问题19 2.72 2.57 2.65 问题20 2.98 2.83 2.91 问题21 3.12 3.00 3.06 问题22 2.42 2.64 2.53 问题23 2.60 2.74 2.67 问题24 3.77 3.79 3.78 其中文理科差异大的问题:19.解完数学题后,我会想:“还有更好的解法吗?”20.解完数学题后,我一般不去总结解题的关键。理科学生相对文科学生而言,.对解题过程的回顾,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思考得比较多,思维的面更宽一点,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强些。

其中男女生差异大的问题:22.解完数学题后,我会问自己:“这个问题能够进行推广吗?”女生应该对解题思路及方法的实用性考虑更多些,对后期的解题的帮助更大些

整体来看,问题19、23分值较低,其中23题:解完数学题后,我一般会采用另一种解题方法来检验答案的正确性。说明学生解完题后一般没有去检查结果是否正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解题思路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

总而言之,我们发现学生解题过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解题的主动性不够,目的性不强,没有制定计划;(2)解题过程中没有进行自我监控;(3)解决问题之后没有回顾与反思。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特别强调及时评价反思解题活动的重要性,他认为

8

“一个认真对待自己问题的解题者,对自己走向目标的步伐、和目标的接近程度、以及任何影响自己计划前景的变化都会有敏锐的感觉。解题活动并非是一个机械地执行事先确定好的程序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对之进行不断调整的过程,因此,对解题过程进行及时的自我反思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在后期的解题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标记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结论或者把条件和结论单独摘录到草稿纸上,逐个分析条件的含义及作用,联系与条件相关的公式、定理、图象等,根据结论判断哪些是有用的信息,确定解题重要信息和关键;

(2)对于题目中难于理解的知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借助多媒体等工具,将其转化为容易理解的知识;

(3)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尽可能让学生想出多种解题方法,相互比较,哪种方法更好或更适合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4)解题的规范性,对于典型的例题,教师要有规范的解题过程的板书,让学生借鉴和参考,练习题等尽可能让学生到前面板书解题过程,出现问题也方便讲解;

(5)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不是明显的计算、书写错误,需要让学生讲讲 自己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解题过程中思维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学生之间交流解决,共同提高。

2016.11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解读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 波利亚编著,涂泓译 《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1 [3] 安德森等编著,蒋小平等译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 2009.11 [4] 冯忠良、冯姬,《教学新论---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 2012.11 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5] 齐建芳,《学科教育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0

9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三学生数学解题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的文档
高三学生数学解题现状问卷调查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u11l555o32r4yi9c8hj79c964hjzq00le1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